職業規劃成大學生求職成敗“重頭戲”

時下已進入八月份,20xx屆畢業生求職餘熱未消,作為畢業求職的你,渴望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一個怎樣的前程?似乎正在忙於求職的畢業生們無暇顧及這個問題,但從就職幾年後的職場人士親身經歷中不難看出,“規劃”在職業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關乎成敗的重要作用。

入職第一年:目標清晰還是解決生計?

據一項調查顯示,將近60%的畢業生有過入職一年就跳槽的經歷。畢業第一年,無經驗無積累,很容易陷入迷茫無措的境地,尤其是遠在異地的畢業生,沒有家人的支持和可利用資源,往往為了解決生計而草率地選擇了一份工作,職業生涯規劃更無從談起。但從職業生涯發展軌跡來看,第一份工作往往對未來的職業生涯起到鋪墊和指引的作用,因這份工作積累的行業知識、資源人脈、信息網路都將成為日後發展的根基。

對此,職業指導師表示,工作的第一年是畢業生轉換角色的關鍵一年。在選擇職業時,應切實從自身優勢、興趣出發,並且儘可能多的通過網站、師長、學長等渠道來了解各行業就業信息,進行客觀分析慎重選擇;如果沒有選擇的條件,也要評估這份工作是否可以幫助自己在某些方面實現技能、素質的提高。

入職第二年:成功定位還是搖擺不定?

工作了兩年的張燁畢業於省會某高校計算機專業,兩年來張燁一直從事程式編寫工作,但考慮到閉門不出的編寫代碼工作不能為其帶來更多的資源、人脈關係,張燁萌生了轉行的念頭。但現如今各行業招聘人員都依賴於之前工作經驗的積累,程式設計師出身的張燁無疑沒有優勢和資本實現順利轉行。張燁陷入了迷茫。

“像上述張燁的情況在職場中頗為普遍,這也是造成職業瓶頸和迷茫的典型案例”,凱德亞高級獵頭專家kevin表示。通過以往的案例我們很容易看出,往往目標清晰、定位明確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集中優勢資源在某一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而成為職場中不可替代的角色,與之相對的是在職業生涯中搖擺不定的迷茫者,他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對此,kevin提醒職場人士,在入職初期,如果發現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與發展軌跡不相匹配,不妨果斷取捨,根據現有條件客觀評估下一步發展方向,有時候,思考的空間往往更勝於一味蠻幹。

入職第三年:穩步提升還是遭遇轉行?

對一個有著明確職業生涯規劃並認真執行的人來說,職場三年是實現第一個蛻變的階段,這個時期的職場人在某一領域已具備了相當的經驗,開始謀求更高層次的晉升。但是相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三年的歷程似乎並沒有這么順利。在他們進行招聘的過程中,總會發現在這一階段跳槽轉行的人,而且比例居高不下。一方面是由於經過之前的經驗總結,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方向定位而果斷實施,但也不乏仍舊處於嘗試階段的迷茫者。

“如果你發現所從事的職業和行業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及目標,不妨在第三年果斷放棄,因為一味地拖延,無異於在浪費寶貴的時間,也犧牲了更多的機會成本,”提醒職場人士,抓住最後一個可以改變和選擇的機會在這一階段尤為重要。而對於目標清晰的人群來說,首先要做的是總結前一階段取得的經驗成果,制定下一個五年規劃。有清晰的目標與職業願景,無異於已接近成功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