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法律碩士的職業規劃

一、關於法碩畢業生的去向

法碩畢業生的就業途徑很多,我在這裡也無法一一去列舉,當然,我也沒有準備相關的數據,只能依照我所了解的(主要以北大為例)一些大概的情況予以說明。比較多數的畢業生是選擇公務員(包括法院、檢察院、參照公務員執行的單位)、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公司法務、高校、繼續深造。

二、關於各種單位之間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要求

1.公務員。這個基本上不需要多說,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不少職位尤其是一些中央部位要求是黨員。在學習成績排名上沒有太多的要求,但是成績好在面試的時候會增加一些籌碼是毫無疑問的,甚至在學校出身上也會有一些偏差。如果你有心以後成為公務員,那么你最好在學校的時候混個什麼職位做一做,主要在學生會和團委。由於公務員考試筆試階段不存在主觀因素,所以這裡不多說。但是在面試階段,可能就會發生一些其他因素了,比如說中央部位的可能更喜歡一些名校的,但是對於地方來說,也許地方上有名氣的高校更占便宜。對於其他的,在這裡不多加議論。公務員,又被稱之為“黑領”,呵呵……在地位上不錯,在收入來說,不敢說高,但是穩定及一些共識的東西,做一個公務員日子還是很滋潤的。

2.金融機構。按照相關的數據來看,金融機構的薪酬水平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似乎也是吸引法碩畢業生最多的行業。法碩畢業進去主要做什麼。具體到各個行業又不太一樣,比如說銀行,有做信貸的、有做風險管理的、有做法務的、有做管理培訓生的,不一而足。一般來說,主要集中在四大銀行,但是現在很多中小銀行提供的工資和待遇都是相當好的。進入銀行的最好的當然是做管理培訓生了,比如招行的、交通銀行的、還有很多外資銀行的,但是培訓生的要求極其高,往往被少數幾個學校的畢業生占據著,而且競爭相當激烈。此外,銀行總行的職位也一樣。絕大部分進入銀行的還是各個銀行的分支機構,當然,分行有時候不一定就比總行差。由於金融機構包括了很多部門,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整體來說,如果你有著經濟學方面的背景,進金融機構是比較有優勢的。這裡必須明確的是,由於法碩沒有方向之分,所以跟你法碩是什麼方向的沒有太大的關係。比如說北大雖然有金融法方向,但是其他方向的很多同學一樣進入了金融機構。但是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你可以有選擇性地側重於這些學科的學習。在實習的時候也不妨多找這些機構或者單位。

3.律師事務所。很多時候,學法律的學生把進入律師事務所作為最後的選擇。看得出來,大多數人對於我說這的這么句話感到失望。然而,這是一個事實,對於讀法律而又希望在律師行業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這確實讓人失望。許多看人看到的是律師表面的光環,熟不知其過程的艱辛;看到的是少數的成功律師,卻看不到絕大部分律師在掙扎。說了這些許悲觀的話,再來說點實際的東西。

如果說你想畢業後出來做律師,首先,通過司法考試是必須的,考過之後,你必須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然後申請成為執業律師,只有獲得法務部頒發的執業律師證,你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律師。當然,這僅僅是你的律師職業的開始。在這實習的一年,你只有做助理的份,當然,即使你成為了律師,你依然做助理的角色,只不過,在你的名片上寫上律師兩個字而已,你可以以律師的名義獨立辦案而已。記住,只是可以。做律師,至少目前來看,還得找一個組織,也就是律師事務所,說到律師事務所,大家想到的應該是金杜、君合、中倫,或者說國外的某某某某某著名律師事務所。

是的,確實很有誘惑力。只是要告訴你的是,進入這些所,並非易事。你需要是某某名牌學校畢業的,你必須英語如何如何。進入之後,一般來說,一年下來,以北京為例,收入也應該有個10萬8萬的,這其實屬於很不錯的收入。如果能夠進入好的外所的,收入應該更高一些。至於工作內容,這些所主要涉及的是非訴業務,比如說ipo、投資、併購等等所謂的高端業務。你要做的東西,就是合伙人安排你做好其中的某一塊。當然,事實上,90%左右的時間,你是在做文案工作。如此而來,做個5年左右,你成為了一個比較資深的律師,你的收入又高了不少。只是,你依然沒有自己的案源,你還是給合伙人打工而已。或許,你剛好碰到一個好的合伙人,他願意給你自己的空間與時間,給你機會去做你自己的案件,只是,合伙人的工作很多,當你自己的工作與合伙人安排你的工作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怎么辦?也許5年後,你開始考慮自己獨立做案了,可是,這個時候你發現,你沒有自己的客戶資源,而你熟悉的業務實質上在你一出來是基本上不可能獲得的。沒辦法,你還是得從訴訟業務做起。然而,即使如此,訴訟業務,對你來說已經相當陌生了。或者說,你壓根就不知道訴訟業務如何做。

當然,你也可以找一個小一點的律師事務所,沒有名氣,每個月領個剛好能夠吃飽的工資,做一做小案件,比如說勞動糾紛、離婚、交通事故之類的案件,端茶倒水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跑法院領傳票領判決,去給當事人送檔案,風吹雨淋太陽曬……總之,這就是你的工作。當然了,在大的所里,也有專門的訴訟部門,只是似乎進入的人並不多,進入這些所的人都想著能夠做大的ipo、投資融資之類的所謂的大項目。一般在小的所里,實習滿一年了,成為正式的律師了,老闆們也就願意讓你自己去折騰了,畢竟老闆的案件其實也不會多得完全忙不過來的那種。你有自己的案件,那你就去做吧,做了,給老闆抽走一些,所里抽走一些,所剩無幾也就是你自己的了。老闆好的時候,也許就算了,繳個稅就好了。只是,現在律師這么多,一個離婚、一個交通事故之類的案件,沒有哪個律師不會做的。折騰下來,你終於做了一個案件了,然後你發現,3頭5千的律師費到最後到手的基本等於零了。或許,你想得很美好,成為律師了,我終於自己可以做案件了,要怎么樣怎么樣。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你卻連一宗案件也沒有接到,你的心開始涼了。熬吧……房子、車子,不知道在哪裡,看著別的律師生意興隆……也許有一天,你終於無法再忍受了,一個華麗的轉身,去考公務員了,去公司做法務了又或者做其他的了。在那裡,至少收入穩定,也許不算高,但怎么也好過在所里。什麼社會正義,什麼公平,這些已經和你沒有多大的關係了,你想著的只不過是有個穩定的收入,有個穩定的工作而已。

假如說你有一定的社會關係網,假如說你的“情商”足夠,假如說你沒有家庭負擔,甚至有來自家庭強有力的支持,那么恭喜你,你具備做律師的充足條件了,你完全可以放手一試。當然,假如說你沒有那么大的志向,只是想領份工資而已,金杜、君合這些所也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至少,收入還算高的。只要在經濟發展穩定的情況下。而不是現在面臨的情形,不少人領點生活費,賦閒著。

選擇做律師,你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不過話說回來,很多東西,我說了沒有用,需要你去試一試。也有可能我說錯了。

4.會計師事務所。進入會計師事務所一般來說主要是進入四大,至於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則不是多見,當然,由於手上數據有限,不了解其他學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不是了解國內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的情況。自然,一般情況下,對於以前學會計的法碩來說,進入會計師事務所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或者是學經濟學的。除此以外,進入的可能性就極低了。至於進去做什麼,不清楚。四大的工資還是可以的,雖然剛進去不多,5000-10000倒是應該有的,但是後期的收入據說相當不錯。當然了,實際上,四大的不少工作是做了律師在稅法方面的工作,不過也沒有辦法,誰讓在稅法方面有所成就的律師太少了了。所以,有時候不一定就非要到律師事務所才是做法律工作。除了訴訟業務外,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做的工作其實相差不會太遠。

5.公司法務。其實進入公司做法務沒什麼過多的要求,如果你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或者工作過的經歷,進公司做法務還是比較有優勢的。當然,這只是對於一般的公司而言,如果是一些技術型的公司,比如說華為這些,絕大部分要求具有理工科背景,北大進去這些公司做法務的基本上都是智慧財產權方向的。還有就是房地產公司,北大有房地產方向,進去的也多是這個方向的畢業生。一般來說,有公司法務需求的都是比較大的公司企業,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基本上都是外包給了律師事務所,儘管大公司大企業也有外部律師。在企業做法務,處理最多的是公司內部的法律事務。比如說公司與員工之間的勞動糾紛、契約起草、談判之類的。當然,就大的公司來說,可能還涉及到公司投資、項目等等之類初步的內部法律評估。總之,比較雜、比較瑣碎。在薪籌來說,不會太高,但是穩定,因為基本上都是國企或者大企業。如果是國企,待遇是比較好的。至於未來職業發展空間,目前來看,國內在企業裡面做法律進一步往企業高層走的難度是相當大的。不過,假使在企業做法律的同時慢慢在管理方面走或者進一步讀個mba或者什麼emba之類的,前景還是可以的。當然,做什麼都是有代價的。如果你本來就是學經濟或者學管理的,或許情況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