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師(GCDF)的道德規範與技能要求

社會上從事任何職業,都有特定的職業道德要求。本道德規範適用於所有已取得gcdf認證或期望成為gcdf的從業人員。

具體包括:高校-就業中心的職業輔導師;mba職業發展中心-職業輔導人員;企業-員工職業發展專員;職業教練;員工僱傭與安置專家;職業諮詢從業人員;勞動力市場信息專家等

第一節、概述

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需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來詢者提供服務或使用相關技術。說明: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不是萬能的,他們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應提供的是職業輔導服務,而非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

除非接受測評出版機構的培訓,並擁有其合法授權,否則,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不能為來詢者提供職業測評報告的施測與解釋。

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須對來詢者的檔案及諮詢信息保密,平衡來詢者和自身機構需求的關係。

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所提供的服務及信息輸出,包括諮詢服務、課堂指導、公開課/演示、文章和媒體採訪等,必須符合本職業道德規範各章節及法律規範的要求。

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應通過繼續教育和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改善服務質量。

第二節、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與僱主、來詢者的關係

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需明晰來詢者的需求,如果來詢者的需求超出gcdf的能力範圍或gcdf的業務範圍,gcdf需及時將來詢者轉介。

gcdf應支持來詢者的自由選擇及決策,如果諮詢過程中出現可能損害來詢者或組織目標的情形,gcdf需及時提醒僱主。

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不應與來詢者建立任何性、身體、感情上的親密關係,避免捲入到對來詢者的性騷擾事件中。

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應避免把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問題帶入咨訪關係。

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應清楚殘疾、年齡、民族、性別、疾病和宗教偏見對來詢者的影響,保護來詢者的權力和人格尊嚴。

第三節、督導機制

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應與督導、上司和同事維持良好的工作關係,與他們就以下問題達成共識:轉介、咨訪關係、保密、諮詢檔案的保存和使用、工作負荷、應承擔的責任等。

如果懷疑工作內容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或gcdf業務範圍時,gcdf需立即向督導請求幫助。

附錄: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的十二項技能要求

gcdf需運用以下能力為來詢者提供服務:

助人技巧:精通職業規劃流程,熟悉助人的基本技能並能在與來詢者的互動中加以運用。

熟悉勞動力市場信息和資源:熟悉勞動力市場、職業信息及發展趨勢,並能使用這些資源。

評估技術:在督導的監督之下,能根據不同的群體選擇並實施正式及非正式的職業測評和評估工具。

多元化的人群:能夠識別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並根據他們的需要提供相應的服務。

道德和法律規範:遵守gcdf道德規範,了解與職業相關的法律法規。

理論和模型:熟悉職業發展領域的相關理論、模型和技術,並能夠將上述內容靈活運用於職業生涯規劃活動中。

求職技巧- 熟悉各種(包括針對特殊人群的)求職方法及工作安置技術。

培訓技能:設計並呈現培訓和演示的資料,並能夠使用這些資料進行培訓。

項目管理和實施 –理解職業發展的項目及其套用,並能夠實施職業生涯發展項目。

行銷和公共關係:能夠與督導及同事一起來推廣職業生涯發展的項目。

計算機技術: 理解和套用職業發展的計算機技術。

諮詢/督導:從督導處接受關於改善績效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