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幾大疑問

職場白領們經常會被不良心理問題所困擾,人到中年可是卻一直得不到提升,您是否也想了解一下那些不為人知的職場心理問題,如何解決這些職場心理危機,幫眾多白領擺脫職場困境,面對職場如巨石般的壓力,如何排解心中的苦悶,快來看看下文吧。

在美國,平均一個職業規劃師面對3000人。職業諮詢在已開發國家已成為一項產業,並得到了國家立法的肯定和支持,而在國內才剛起步,有很多謎思亟待掃清。我們從讀者中匯集了9大疑問,深度剖析職業生涯規劃的“0”和“1”。

q:職業生涯規劃是否等同於介紹一份好工作?

a:不是這樣的。介紹工作是”職業介紹所”或“前程無憂”的服務內容;而“職業生涯規劃”則是根據不同個體的實際情況,多角度分析其專長與弱點,評估出個體的“綜合競爭指數”,然後由同行業中資深的人力資源人士,加上熟悉跨行業職業(崗位)發展前景的專業人士,以及專業諮詢顧問,如此功能組合的專家團隊,為其做出針對性診斷,提供一個適合諮詢者個人情況的、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可實現的職業選擇方向和階段路標。

q:如果職業測評分析結果表明適合我的職業和我的愛好並不符合,我該怎么辦?

a:不要把“職業”孤立地來看!

舉個案例來說明。lily在某電子產品合資企業做了3年前台,由於不具備行業的專業知識,公司可給她的提升空間非常有限。而她本人的興趣點也不在行政工作方面,更喜歡有挑戰性的、與不同人打交道的工作。經過詳細諮詢,職業規劃顧問把她未來三年的奮鬥目標定位在:廣告公司的媒介主管。距離那個目標,她一缺相關專業學歷,二缺相關工作經驗。怎么辦呢?專家建議她:“換家公司做前台!”專家腦子沒進水!你也沒聽錯!理由是:第一步,憑藉3年外企前台的工作經驗,找一份國際4a廣告公司前台的工作機會很大;第二步,在廣告公司前台工作,花兩到3年的時間,耳濡目染行業經驗的同時,進修一個“公關員”或“媒介管理”等相關學科的資格證書或文憑;第三步,拿到證書和文憑時的她,26歲,該要小孩了。規範的公司對產婦的政策是很人性化的;第四步,憑藉4年廣告公司行政的經驗,加文憑,以及無生育負擔的優勢,應聘到中小型廣告公司做“媒介主管”,或是到企業做市場部的“媒介專員”等職位,她的競爭優勢將非常明顯。

對lily來講,前台這份工作雖然與愛好不符,但“廣告公司”的前台她幹得就有意思極了。現在做什麼是該分析的,但未來要做什麼,要走到哪裡去更重要!

q:作為職業生涯規劃來講,幾年是一個階段?怎么規劃最合適?

a:以“職場新人”和工作了“3到5年”為一個階段最適宜。據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發布的XX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工作不到4年的受調查者出現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直到工作了5年之後才出現了明顯下降。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由於多為從事一些基礎性工作,比較容易對現實工作不滿,或者看不清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而產生工作倦怠。而在工作了5年之後,開始獲得較多的工作經驗及較高的工作職位,從能力上比那些新參加工作的要強很多,於是自信心大增,工作倦怠程度開始降低。

職業規劃的根本是諮詢師和你一起畫出三個圓圈來:

第一個圈,你喜歡什麼性質的工作?

第二個圈:什麼性質的工作你能做得很出色?

第三個圈:社會需要、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工作有哪些?

喜歡的工作不一定都能幹好,能幹好的工作不一定是喜歡的。當兩個圓圈形成交集時,專業的職業生涯諮詢顧問會幫你冷靜客觀地畫上“第三個圈”。這樣形成的交集將是最適合你職業發展的目標。

q:假如本身沒有很強的實力,職業規劃師再包裝,也是外在的,能夠幫我真正提高自身實力嗎?

a:沒錯!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才是發展的根本。職業生涯中任何“質”與“量”的改變,一定和你學習新技能,掌握新知識分不開的。簡歷的包裝只是幫助你在眾多候選人中突出而已,實力不夠的時候,面試那關就過不去。只有“自助”的人,老天才會幫你。

q: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制訂的路線,是否就是我最正確的道路?如何證明?

a:從事職業規劃工作6年,真不敢這么說。自己的路還是要靠自己紮實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沒有捷徑,不能偷懶,不能跳躍。你所在行業里的人力資源經理能夠告訴你的是,這個行業成功人士的職業路徑和案例。跨行業的人力資源從業者(例如獵頭顧問),能夠告訴你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潛力與人才市場情況。諮詢顧問能夠在和你的對話中,引導你認識自己,聆聽內心的聲音,分析你的優勢與劣勢,正視現實,同時站在你的角度設計可實現的職業生涯目標,並制訂路線和工作學習計畫

q:如果要先擇業,再就業,這么要求現實嗎?

a:我個人的觀點是:新人入行的時候,只有很少數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工作,能做什麼工作,剛好又是社會需求的工作。只有少數人有機會得到專業的就業指導。現實一點,大多數人還是“先就業,再擇業”吧。畢竟連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個人興趣、愛好、發展都是空話。

q:如何甄別、選擇權威的職業諮詢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