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四年級作文600字

中央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讓我第一次對“愛”產生了許多新的感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四年級作文六篇,歡迎閱讀!

開學第一課

幸福,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那么,你知道幸福是怎么來的嗎?真正的幸福都來之不易,只有三種方法可以得到,那就是奉獻、自信、成長。

你知道嗎?奉獻是十分重要的。打個比方:有一大筐水果,有幾個同學都拿著幾米長的大勺子,想把筐里的各種水果撈起來放在自己的手掌里。幾分鐘過去了,每個同學的手裡幾乎一個都沒有,唯一只有兩個同學手上有水果。主持人問他倆是怎么撈上來的,他們倆不約而同的說:“我先撈了一個上來放在了他的手裡,然後他又撈了一個水果放在了我的手裡。”如此看來:奉獻多么重要啊!

自信,是頂起人生的支柱。成龍小時候刻苦訓練,老師對他要求不斷提高,懲罰也直線上升,可是他堅持了下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他很自信!還有一個小孩是個盲童,卻非常喜歡彈鋼琴,可是對於一個盲童來說,有什麼好的方法能讓他成為鋼琴家的美夢成真呢?於是他們母子倆去了北京,租了一間很小的屋子。在那裡他們請教了40多位非常優秀的鋼琴老師和好幾所學校,可最終換來的是失望與自卑。後來,慈善基金會捐助他上了一所盲童學院……

人的一生,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是不同的,有悽慘的、陽光的、也有快樂的……有這樣一對母女倆,她們的生活很感人:這一位在大學裡成績很一般的女學生,本來成績不優異的她,母親卻是個可憐的殘疾人。可是他每天堅持給母親按摩,陪母親散步,給母親洗衣做飯……她挺過了四千多個日日夜夜,背後卻從不抱怨。因為她知道要面對現實,成長能給自己帶來幸福,所以一點都不感覺到自己苦和累!

他們都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可要多多學習他們啊!

開學第一課

今天晚上,我收看了教育部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以“我愛你,中國”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文藝晚會。

晚會共分四個環節,各自的主題分別是“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

第一個環節中,隨著李宇春姐姐《娃哈哈》的歌聲,大家歡快的一起唱了起來。接下來的環節中,《長江七號》小主角扮演者徐嬌和動作片大明星李連杰叔叔共同出場。通過大螢幕播出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抗震救災和近期遭受“莫拉克”颱風災難影響的鏡頭,展現中華民族上下一心,團結友愛,自強不息的精神。片中一位喪失九位親人的醫務志願者,連續搶救27位傷員,三天三夜不下火線。李連杰叔叔創建“壹基金”愛心機構,到全國各地支援救災。他的一句話讓我銘記在心裡:“只要你有生命,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愛的源頭,讓愛傳遞下去”。我讓爸爸撥打愛心簡訊電話,捐出一元愛心基金給海外同胞,爸爸連續打了好幾個。

後面上場的一位人物讓我很感動,他就是馬鵬飛。從小靠奶奶拉扯大的馬鵬飛很懂事,奶奶因病雙目失明後,他一人承擔起了這個家。5歲學會做飯,8歲靠撿廢品給奶奶過生日。每天放學後跑著回家照顧奶奶,扶奶奶出來散心,這樣一直堅持到了14歲。通過這件事,讓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啊!我要向他學習,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替父母分憂解難。

最後,航天英雄楊利偉叔叔和威嚴的國旗護衛隊上場,讓人激動不已。祖國萬歲,在這偉大的母親懷抱里,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驕傲。

開學第一課

如果有一件事令我難忘,一定會是那件事……

有一天,太陽火辣辣的照著,那時,我才幼稚園大班,那時非常無聊,爸爸又在英國工作,我一個人躺在床上,皺著眉頭,胡思亂想。這時,媽媽走過來,和藹可親地說:“兒,媽媽教你語數英,看看你,多大了,現在乘法口訣還背不出來,丟母親的臉不?”媽媽又愛又憐。“好好好!”我有些不耐煩啦。可是,媽媽卻一點也不生氣,一本正經地說:“兒,媽媽這就教你學,啊!”

媽媽手把手地教我拼音,有時教我一首小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母親先串講一遍,然後地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了起來:“一天,媽媽和女兒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公里,看到有一個小村子,只有五六個人家。前面有六七座亭子,就過去歇腳。那時正是初春,百花齊放,女兒想摘一支來,戴在耳丫子上,卻被媽媽喝住了:‘不要摘!這樣,你摘一支,我摘一支,後面的人就不能看景啦!’於是,這裡的花越長越盛,竟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我長大了,去外地工作,作文寫得好極了,回家看母親。談起往事,我深深地感謝媽媽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裡播下文學的種子。年近八十的老人卻說:“兒,這不過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不必在乎,不必在乎……咳、咳、咳……”“我……”我語無倫次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開學第一課

我們家有兩大派,媽媽是嚴肅派,爸爸是輕鬆派。對我的教育,他們總是各有一套辦法,互不放過。

媽媽總是把我的學習和品格看得很重,在學習上,媽媽總是對我千言萬語的囑咐:“要仔仔細細做作業,還要地認認真真檢查,可千萬不要馬虎啊!”如果她有時間,就會幫我檢查作業,並且指出錯誤的地方進行修改。她還時不時地幫我買各種各樣的書本,攻克媽媽買的各種輔導書上的難題。讓我有機會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只得做完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再去做媽媽每天布置的作業。在學習上比起來媽媽對我品德上的關心不亞於學習。她教我做個一個勤快勇敢,有教養文明的孩子。她總是為我好,叫我自己能做事就該自己做,我從5歲,就自己穿衣,穿鞋,學會了打掃房間。媽媽說我要:“一個有出息的孩子,得有堅持,有能力,有知識。”我的爸爸就不一樣了。和爸爸在一起,我可以拋開作業,整個人開開心心的。下盤五子棋,滑冰,玩賽車。爸爸經常說:“一個人要會生活,只會做作業,那就是一個書呆子。”玩就盡情的玩,學習就認真的學習因為爸爸媽媽教育我的觀點不同,所以他們經常有一些辯論。

不過,雖然他們的觀點不同,但父母對我的愛卻一樣深。媽媽總說:“孩子是希望,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你給他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孩子才有精彩的人生。

開學第一課

我的童年,是在鄉下外婆家度過的.我的童年裡,有清澈的小河,有可愛的小魚小蝦,有活蹦亂跳的小鳥……簡單而快樂。

童年的記憶里,總是充滿了歡樂。

清晨,太陽才剛剛升起,就和夥伴們背著背簍,到河邊去割草,說是割草,倒不如說是玩。河邊的草很嫩,只要隨便割幾下,背簍就很快滿了。於是,我們跑到田野里去抓蜻蜓,到小河裡去摸魚,爬到樹上去抓知了,還有摔跤比賽、做迷藏……整片田野充滿了歡樂。直到大人叫我們,大家才各自背著背簍回家去。

正午,陽光高照。我們光著膀子,來到小河邊游泳。當然,摸魚、抓蝦、抓螃蟹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但我們抓魚並不是捉來吃,而是養在瓶子裡玩兒,過幾天再把它們放了。

童年中,最開心最刺激的是要數夜晚的時候去樹林裡鑽洞了。剛到黃昏,我們幾個孩子帶著打火機和手電筒,走到山林深處,找一個洞,這個洞的入口必須是平地,出口必須懸掛在山崖上,因為這樣才夠刺激,不遠處還要有溪流,因為可樂的話可以喝水。到達終點時,我們幾個孩子找了幾根木棒,準備晚上時將它點燃。

一切搞好後,我們便走到空地上或洞裡,玩捉迷藏。這個時候,是最開心的。

到了夜晚,我們便一頭鑽進洞裡,一人拉著一根木棒,將它點燃,用來照明,然後在洞裡探險。這個時候,是最刺激的時候。

啊!童年,人生中最快樂的時期,我將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