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開學第一課》作文:先輩的旗幟

長征精神就是一個寶庫,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能讓我們受益匪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先輩的旗幟徵文,歡迎大家借鑑!

【先輩的旗幟徵文1】

夜,靜靜地夜。窗外已是萬籟俱寂,群星璀璨的夜空中掛著一輪金燦燦的圓日那樹枝上的貓頭鷹,正睜大眼睛,準備抓一隻珍惜美味般的田鼠。喧鬧了一天的城市在夜幕下變得格外寧靜。與此時,我正躺在床上久久難眠,我的腦海里不斷地浮現紅軍戰士過雪山、草地那雄偉壯觀的場面,心裡不停地稱讚他們的堅強意志,不禁思緒萬千,心潮澎湃。

《長征》這首詩毛主席在紅軍浩浩蕩蕩地到達吳起鎮時寫下的。每當讀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時,我思緒萬千,紅軍戰士是這樣迎難而上,而我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去年登山時的事……

那是一個酷暑難耐的暑假。登山的那天,天好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那天爸爸和媽媽正好閒得沒事做。於是,我們全家決定去爬那生長著鬱鬱蔥蔥的樹木的紫荊山。

來到山腳下,望著那彎彎曲曲的山路,我不禁有此忘而怯步。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還是開始爬起山來。

剛開始,我還信心十足地小跑起來,還一邊看風景,還一邊哼著歌。可到了後來,卻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才走了一小會兒,就氣喘吁吁了。剛才爸爸媽媽還被我甩得老遠,現在都有已經快追上我了。我不禁有些泄氣了,但還是靠最後一點力氣在兩邊懸崖峭壁間,氣喘吁吁地走著。

到了半山腰,我已累得滿頭大汗,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心裡早已打了退堂鼓。

善解人意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語重心長地說:“你的意志太軟弱了,如果當年的紅軍像你這樣,還會有今天的新中國嗎?”那時年幼的我,我的心裡有些不服氣,並不知道紅軍是什麼,嘴裡說:“那又怎么樣?”便怏怏地下山了。

今天,我讀了毛主席的《長征》,終於知道了紅軍具有的堅強意志,想到過去的事,臉不由自主地燙了起來。

【先輩的旗幟徵文2】

眾所周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整整兩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在我的心中紅軍是一個被稱為天下無敵的隊伍,紅軍是一個能刻服一切困難的隊伍,紅軍是一個不怕犧牲的隊伍,紅軍是一個創造舉世無雙的壯舉: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隊伍。在長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將軍的馬,不吃將軍的糧食,最後英勇的犧牲了;雪山上,軍需部長為了把棉衣發給每一位士兵,自己卻凍僵了;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時,旁邊的士兵為了救他自己卻永遠地埋在了沼澤地里……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裡,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寶貴啊。爬雪山,過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完成了,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新中國。

我們要學習紅軍頑強拼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其樂無窮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精神。長征途中,紅軍歷經艱難困苦,而我們現在,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要吃,那個不愛吃,還怕苦怕累,怕髒,怕受委屈,在家裡就像個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和紅軍對比,真是慚愧極了。

我們今天是祖國的希望,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樑。紅軍的事跡將不斷地激勵著我,要刻苦學習,努力向上,長大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先輩的旗幟徵文3】

回看歷史的旅程,中國這個不斷成長的巨人始終懷揣著屬於他的夢想。中國就好比一個“人”,而作為我們中國人就好像一個個構成這個巨人的細胞,組織一般,我們的“成長”也就是這個巨人就在成長。換言之,我們是構成中國的一部分,我們的發展就是中國的發展,我們的夢也就是中國的夢,中國夢就是我們的夢。

將時光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的國家還只是一個嬰兒,他還沒有自己的名字,或許那時還不存在著什麼夢想,那時的那個嬰兒還不懂什麼是夢想,對於他來說:生存就是一種夢。

時光的推移,嬰兒進入年少時,進入了封建社會,那時的中國就像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很小很脆弱,抵抗不住許多“疾病”的入侵。社會穩定的時候這個孩子是健康的,烽火交戰時這個孩子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總是有一些“病毒”在體內作怪。這個孩子總是因為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引發一些小病,那時這個孩子總會有一個夢:“病”趕快好起來。找到病源,對症下藥這個病就會好起來。

就這樣這孩子長到了十二三歲,這時的他總以為自己長大了,有點小小的叛逆,開始把自己鎖起來,變得不和外人交流,這可是青春期的“誤區”啊!果不其然,這個孩子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問題,他的“交際能力”越來越差,許多同齡的孩子看這個孩子木木的,不說話,好欺負的樣子,於是就開始對他進行“攻擊”,看到這個孩子“家”里的好玩的就搶來玩玩,看到這個孩子不理人,就硬要拿“棍子”把這個孩子的嘴巴翹開,那些孩子覺得單單欺負他還不夠,總要使喚以下,利用一下這個孩子,於是從之前的欺負,到後面愈演愈烈,使喚、剝削……讓這個孩子受盡了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雙重折磨。

或許真的是這樣——在逆境中才會成長。這個孩子開始不願意被欺負、被剝削,他開始學習他之前所沒有學的一些技能。他發現生活中沒有好的工具是不可以的,於是他開始向其他孩子學習如何去製作自己的工具,他以為有了工具別人就不敢欺負他,可是事情並不是那么的簡單,欺負他的人並沒有減少;接著他又去學習別人的文化,他以為自己的文化程度高了,知識多了那些一直看不起他的孩子就會發現他的長處;可是哪有那么容易改變現實呢。儘管這個孩子格外的努力,可是總會四處碰到阻礙它成長的礁石,這時的他漸漸發現,想要又好又快的成長, 必須要有好的習慣,還要把之前留下的“病根子”從根本上解決。

很快這個孩子在長期以來的“治療”下,健健康康的迎來了他的“成年禮”,這時的他不再是一個孩子了,他變得成熟了,變得懂得怎么去從自身去找到問題所在了。他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變得“開朗”了,他變得“健談”,他整個人的面貌都有著大改變,能力也是大大的提高了,他開始可以獨當一面了。

如今,中國已不再是一個孩子了,他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對他來說,未來的一個個夢都會像之前的那些夢一樣,一個個實現。在這個世界大舞台上,有著許許多多比中國這個年輕人學歷更高,閱歷更深的人等著他去學習,等著他去挑戰。現在這個年輕人在科技方面手握著許多世界尖端的產品,在文化方面有著與眾不同的漢字還有別具韻味的語言,在體育方面他擅長跳水,桌球,在藝術方面有著他自己的特點,在思想上有著先進的思維方式,“社會主義”制度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發揚光大。

我們正在實現著“全面小康”的夢,在這個年輕人的努力下,這個夢實現的是時間已經屈指可數了。然而這個年輕人還有好多的夢想還沒有完成,或許目前對於他來說,最大的一個夢想不過是“實現共產主義”,可是這個夢不僅需要這個年輕人的努力,也需要我們這些組成這個人的細胞、組織去努力,從內而外的蛻變,像蝴蝶一樣破繭而出,實現我們這個最大的夢。中國夢,我們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