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演講稿

《恰同學少年》演講稿

向來愛看書。尤其是小說,但對關於歷史的書卻不大感興趣。因為印象中, 攸關歷史的書,總是那么乏味。

所以,當老師把《恰同學少年》一書發下來的時候,心裡沒有半分欣喜,反而有一絲不屑:再怎么優秀,也不過是個人,再怎么值得一看,也不過是個故事,一個已經過去了的歷史。

可既然發下來了,不看又覺得可惜。細一想,閒暇時用來消磨時間又何妨?

懷著如此心境看它。看著看著,卻不由自主地被書中情節所吸引,先前的種種怨言早已被湧出的情感所取代。

書一頁頁的翻過,激動,欣喜,著急,無奈,氣憤······一種種情緒交織著,替換著,我迫切地想要知道後續如何,又不願馬虎看完,只得慢慢的一字一句,生怕遺漏了某個細節。以至於看完後許久,心還沉侵在書里!

不滿現實,急欲改善的那一份堅定;立於天地,不畏風雨的那一份豪情;青春年少,感情用事的那一份衝動;生於豪門,身不由己的無奈;臨危不懼,誓死衛國的那一份從容;希望學生成材,為國奉獻的那一份用心······

感受著,心無法平靜。裡面的故事,自己的想法,占據的所有的思維。

“······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疇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郝(別字)治;秦皇汗武,若何之雄傑······”

看著梁啓超先生寫的《少年中國說》中那精彩的詞句,我仿佛能聽到那充滿朝氣,青春昂揚的晨誦聲在耳邊迴響,感受著愛國青年的那一腔熱血,不由自主地跟著讀起來!

“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風,浴我之體,雨,浴我之身,烈風驟雨,浴我之魂!”

如此震撼人心的話語又怎能不讓深有感觸?

處於當日之中國,生活貧困,卻能懂得容身大自然,有著“天當房地當床,清風伴我好乘涼”的豁達胸襟,面對風雨,毫不畏懼,在風雨中登山,大聲吟誦:“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這又是何等的氣勢!讓人恨不得馬上能夠下大雨,跑到空曠的山野,大聲發泄心中的情緒。“校長,諸位先生,我也知道,這樣做有風險,可我們一師操練學生軍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培養為國為民流血犧牲的尚武精神嗎?事有輕重大小,君子有所不為亦必有所為,比起長沙城三十萬的老百姓,我們兩百人算什麼?當此全城民眾安危之際,我們不挺身而出誰挺身而出?各位老師你們終生教授學生,想培養的,不正是敢於臨危向前的堂堂萬夫之雄嗎?”

這番話,貪生怕死的人聽了都會感動,敢於就義,更何況聽者還是一群有著愛國熱忱的師範師生?》也正是這番話,激起了大家的鬥志,化解了長沙的危機就是說這番話的人,解救了全中國

試想,在那被槍口指著腦門的緊急時刻,還能“連眼睛都沒往槍這邊瞄瞄,卻不緊不慢地提起茶壺給自己喝空了的茶碗裡續起水來。”讓人感受到這份從容的人,又怎會幹不出一番大的事業······

感受著,慶幸著,慶幸自己沒有看電視劇《恰同學少年》,慶幸自己能憑著自己的想法,給這一個個故事編出一個個自以為理想的畫面。

感受著,沉思著,沉思中認同“貧窮是一種財富”,沉思中發現偉人也平凡!

我們知道,新中國是由眾多“恰同學少年”(正值青春年少)的烈士建立起來的,他們很偉大。可他們也和平凡的我們一樣,一樣有著青春年少應有的朝氣,也會一時衝動感情用事,就連我們的毛主席也會有甚至比我們還嚴重的偏科!

人無完人。是否也意味著我們也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他們能成就偉業,是因為他們生於當日之中國,是因為他們有著一腔愛國熱血,是因為有梁啓超先生給予他們責任與力量!

而今天,中國雖然已經改善很多,已經由當年的“東亞病夫”(這個詞語好像是曾經形容中國人的。而不是中國。)變成了今日的雄雄大國。但這還遠遠不夠 ,“落後就要挨打”是需要我們銘記的警句,我們學過的知識也告訴我們社會需要時刻進步,告訴我們“青少年肩負著興盛祖國的重任。”有了這些,只要我們能夠努力,又怎會幹不出一番大的事業?

心,持續沸騰著。

或許,真的是因為我沒看過這電視吧。從而完全忘了這書,是由電視改寫出來的。

於去年寫。越看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