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的蕭邦作文

蕭邦在波蘭民間音樂的乳汁撫育下成長起來了。他不但熱愛波蘭民族的文化,更 深深地熱愛著自己的波蘭祖國。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愛國的蕭邦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愛國的蕭邦作文(一)

19世紀初,波蘭遭到歐洲強烈的瓜分,音樂家蕭邦悲憤欲絕,他不希望祖國削滅,希望祖國能夠強大起來,因此,蕭邦寫下了《革命練習曲》。

蕭邦看到自己的祖國,不得不離開祖國,那時候蕭邦才20歲,在離開祖國的路上,遇到他的老師埃斯內爾和他的同學,原來是他們來為蕭邦送行,然後埃斯內爾給蕭邦一個銀杯,裡面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送給蕭邦。蕭邦此時流下了淚水。鄭重的收下了這份禮物。他忘忘自己的祖國,然後坐上馬車就走了。

他路途中聽說反抗統治的起義失敗了,蕭邦更加悲憤欲絕,他深情地說:“我愛我的祖國,面對祖國的危亡,我決定用音樂武器,和敵人拼殺,當我聽到起義失敗的訊息,懷著悲憤的心情,我寫下了《革命練習曲》。後來,我一直不斷地創作,寫下了大量的歌詞、,曲譜。來表達我對祖國的思念和民族的期望。

蕭邦在巴黎住了18年,但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四處奔波,疲勞加上憂憤,蕭邦的肺結核病又復發了。1849年10月,蕭邦彌留之際,喃喃地說:“我死後,請姐姐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埋在祖國的土地上,我要睡在祖國的地下。

從中我體會到蕭邦的強烈愛國之情,雖然他已經去世了,但是他的靈魂還在祖國之上,四處飛揚。

愛國的蕭邦作文(二)

他,一個熱愛祖國的人;他,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他,一個憂國憂民的人。他,就是波蘭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蕭邦。

蕭邦在音樂方面非常有天賦。他6歲就開始學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當時為數不多的音樂會上登台演出了。據說在一場音樂會上,李斯特為大家演奏時,燈光一下滅了。在漆黑的大廳中,悠揚的琴聲使觀眾聽得如痴如醉。不知過了多久,演奏結束了。誰知上台謝幕的,卻是一位陌生的青年,也就是蕭邦。原來,蕭邦的模仿能力極強,竟騙過了台下觀眾的耳朵,大家唏噓不已,隨即爆發了熱烈的掌聲。

蕭邦的作品有很多,像《C小調夜曲》最為著名。忐忑的鏇律獨一無二,特別的鏇律表現了對祖國的期望和對和平的期盼嚮往,令人不禁回味無窮。他的樂曲被舒曼稱為"隱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當你想避開時,已經來不及了。

蕭邦還非常愛國。在他離開波蘭的幾天,華沙爆發了起義,將沙俄全部趕出了波蘭。他驚喜萬分,想馬上趕回祖國,但在朋友們的勸阻下,他留了下來。在熱愛祖國的情感驅使下,他寫下了《b小調諧謔曲》,傾訴了他想回國的激情和對祖國的懷念之情。這首樂曲在蕭邦眾多的作品中占有獨特的地位。

蕭邦真不愧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雖然身處異國他鄉,但依舊不忘祖國。他把對祖國的顧慮全部投入到他的創作之中,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的樂曲,鼓舞波蘭人民站起來,向沙俄頑強抗爭。即使在彌留之際,也仍不忘叫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波蘭。他死後,同事們將祖國的泥土覆蓋在他身上——死也要聞著祖國的泥土離開人世。可見他是多么的熱愛自己的祖國波蘭啊!

蕭邦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精神,可真值得我們學習,他是我學習的榜樣!

愛國的蕭邦作文(三)

蕭邦,波蘭人民的驕傲。39歲的他離開了人世。但是,他是一位多么傑出的愛國音樂家呀!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課文。文中,作者寫出了蕭邦的才華和他的愛國之情。而我心中的蕭邦是一個愛國和一個自理能力強的人。

二十歲的蕭邦遠離家鄉,去了法國巴黎。那時的他剛剛長大就要離開父母去異國他鄉,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遠離父母,流亡在巴黎。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要自己面對,自己解決。每日的三餐也要自己來做。這不就能足足說明蕭邦的自理能力強嗎?

再說說蕭邦的愛國吧。雖然自己不能親自上戰場,可是他卻用一個個優美的音符與敵人作鬥爭。 不僅如此,蕭邦還把自己關在幽暗的房間裡,點上一支蠟燭,勉勵自己工作,工作,在工作!因為他只有工作,才能作曲。他還用音樂鼓勵波蘭人民戰鬥。看,這也能說明蕭邦的愛國。

雖然蕭邦已經逝世了,但他卻永遠活在波蘭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