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斑馬線作文

斑馬線的歷史可追溯到古羅馬時代。你知道愛心斑馬線是怎樣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愛心斑馬線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愛心斑線】

昨晚,爸爸在網上瀏覽新聞論壇時看見一則網友傳送的訊息:4分鐘前,市區一交通路口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輛轎車在斑馬線上撞倒行人,肇事司機逃逸,現場慘不忍睹,被撞的老人生命垂危……在為行人惋惜和向無良司機譴責的同時,我注意到了那個特殊的事發地點——斑馬線。

斑馬線的歷史可追溯到古羅馬時代。當時的龐培城街道,人、馬、車混行,交通經常擁堵。為了解決過馬路這個問題,人們在路口橫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行人可以踩著這些石頭穿過馬路。到了19世紀,汽車代替馬車,這些石頭成了障礙,此後在英國倫敦的街道上,出現了斑馬紋的人行橫道線,並一直沿用至今。這種潔白、醒目,像斑馬身上條紋的人行橫道線是行人穿越馬路的安全通道,是社會對行人生命的保障和關愛。然而,在我們身邊卻經常發生斑馬線事故,斑馬線這一外來的安全規則被一些不文明的車輛駕駛者漠視。我們常常看到一些野蠻司機甚至無視禁鳴的規定,摁響喇叭駕車在斑馬線上呼嘯而過,行人被嚇出一身冷汗……讓這保障行人生命的斑馬線成為險象環生的陷阱,難怪爸爸看了那則新聞後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跟帖道:“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斑馬線的作用就是把老實人騙到路中央被隆重撞死。”

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在許多城市裡,一些志願者把當地的斑馬線設計得格外生動醒目,除了白色的斑馬條紋外,還畫上一個個紅色愛心,他們手持標語向駕車者宣傳關愛路人,禮貌讓行,營造出一條條愛心斑馬線。我希望,這樣的愛心斑馬線不僅僅只繪製在路上,更要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我們要讓斑馬線真正成為行人的安全通道,我們的城市才會更美好,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和諧!

【篇二:愛心斑馬線

在一個偏僻的小城鎮,斑馬線的顏色越來越淡。因此,許多行人漸漸淡忘了它們的存在,使得這個鎮子經常會因為行人不走斑馬線而發生交通事故。

“要想讓這個鎮子的人走斑馬線簡直是舊病難醫呀!”交警局的領導傷透了腦筋。

可年輕的交警李建就不這么想。“解鈴還需系鈴人,應該讓行人愛上走斑馬線。”

“什麼?把斑馬線刷成紅黃白相間的顏色?不行!絕對不行!”李建不解的問領導:“為什麼不行?要是不允許我就自己乾!”“啪”一聲,李建把門狠狠的關上了……

上頭不允許,他就自己乾!領導拿他沒辦法,只能由他去。一周后,人們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處驚奇的看到了:白色的斑馬線變成了彩色,還印上了愛心的圖案。

司機們說:“這回看到斑馬線就會自動減速,紅色太顯眼了。”市民說:“這么新奇的斑馬線還是第一次見到,看到它就想沿著它走。”

就這么,因為行人不走斑馬線的事故減少了,政府也開始在各處路口普及“愛心斑馬線”。

可是,意外還是發生了。一個下午,李建剛剛下班,到那條最早的愛心斑馬線去查看,一隊幼稚園學生正在過斑馬線,忽然,遠處開來一輛大貨車。李建處於下意識的本能反應,跑到車前,揮舞雙臂。醉酒的貨車司機才反應過來,急忙剎車。可是為時已晚,頃刻之間,他便倒在斑馬線上的血泊之中……

孩子們因為李建擋車拖延了時間,無一傷亡,而李建卻因為胸部嚴重受損,於第二天離開了人世。在他被送往醫院的途中,他說了一生的最後一句話:“愛的路上有你,有我。”

這句話被寫在了愛心斑馬線上,以示紀念李建及像李建這樣有責任心的人們。這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這條愛心斑馬線卻是真實存在的。在杭州,就有這樣一條斑馬線,這條愛心斑馬線設在莫乾山路的密渡橋路口,由原先的白色線條改為黃底白條相間,長為14米,寬為7米,非常顯眼。斑馬線的中間印有大大小小的紅色愛心圖案,寫著“愛的路上有你,有我。”的溫馨標語。

正是有了像李建這樣負責的交警,我們的交通安全才會得到保證。即使李建是虛構的人物,但像李建這樣為人民安全著想的人則比比皆是。最後,祝願我們的世界上少一分冷漠,多一份愛心;少一分死板,多一份新意;少一分災難,多一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