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半命題作文800字

【篇一:選擇束縛800字】

天,那么藍,我卻不是一隻自由的鳥。

水,那么清,我卻不是一條歡快的魚。

我是被囚禁的學習機器,就像被人拽住的風箏,似乎永遠也不能自由的飛。

兩隻胳膊撐在桌子上,頭低著,手裡握著筆,筆尖不停歇地在作業本上、練習冊上陀螺似的鏇轉著,這永遠都是學生的代表性動作。如詩如畫的《張曉風選集》、神秘虛幻的《哈利·波特》等那么多精彩的文集和小說就躺在我身邊,我卻連碰都碰不到。

“看看你!現在就考不好,將來怎么辦?跟你說了多少遍了!現在不好好學習,中考就考不好,這樣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沒飯吃,現在競爭這么激烈,你還在這不緊不慢的!唉!真搞不懂你們這些孩子,想想我們那回……”我被老媽的一系列邏輯性推理弄暈了,趁早逃之夭夭。這次考試又考得不好,本來想痛痛快快的過個暑假,這下又泡湯了

望著窗外的天,那么藍,像塊冰涼的薄紗,很舒服,白雲彩像棉花糖,軟軟的,我突然又聯想到考前的練習卷,就像雪花一樣不斷地飛下來,把我也捲走了,我就跟著他們飛阿飛……“媛媛!看什麼呢!快寫作業!”“啊……嗚……喔。”

我又將眼光收回到本子上,瞪著題目發獃,我什麼時候才能自由呢?我又看著那天,放眼望去,一個小孩兒在放風箏,風箏在天空中與風相伴,盡情的飛舞著,可它終究受到了束縛。小孩兒撒著歡地奔跑著,被拽住的風箏在空中無奈地跟著,突然,纖細又軟的風箏線碰到了一塊粗糙的樹枝——“嘭”,風箏自由了。

它張開雙翼,忘情地飛舞著,盡情的享受著它寶貴的自由,向我們展示著它不羈的靈魂,然而它的舞伴——風,卻又將它從一邊甩向另一邊,它不再舞蹈,而被風嘲弄著,撞在樹枝上、花壇上、石凳上,最後又像斷翅的鳥,筆直的沖向地面,粉身碎骨。遠不如它受束縛是那般美麗——自由,不代表幸福。

我就像是那風箏,渴望自由,但是,眼前的自由卻不是真正的自由,它以放棄長遠的幸福為代價——生活,讓我選擇了束縛。

【篇二:一次選擇800字】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題記

面對江山和美人,也許你會選擇江山,可他卻選擇了美人。一朝變換隻因他的烽火戲諸侯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他不是明君,寧肯愛美人,也不愛江山,烽火戲諸侯,置天下於不顧,直至國破家亡。一次正確的選擇會改變一個人以至一個國家的命運。只為個人利益,只會國破家亡……

面對高位和友情,也許你會選擇高位,可他卻選擇了友情。當國主登位,他不是要求高位,而是請求國主放過昔日的好友,甘願在其身旁輔助,這是鮑叔牙的選擇。只因鮑叔牙不為個人利益的選擇,才有後來的管仲改革,有後來的國家興旺。學會選擇,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要求。只因他不為個人利益的選擇,他的友情千古傳唱……

面對生與義,也許你會選擇生,可他卻選擇了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他,甘願選擇死,也不選擇投敵賣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天祥的選擇。領軍攻敵失敗,面對國家滅亡,他寫下一首《過零丁洋》表達自己寧死不屈的精神。捨生而取義,這是多么令人崇敬的精神。只因他的捨生取義,他為後人做出榜樣,為天下之絕唱……

我們可以選擇放棄,但不可以放棄選擇。選擇一條正確的路,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如果人生是迷宮,那么選擇是一條條通往成功的路;如果人生是一首歌,那么選擇是一個個活躍的音符;如果人生是一場舞曲,那么選擇是一個個動人的舞姿。只有學會正確選擇,在回想做過的事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選擇後悔,正如他,選擇了友情;如他,選擇了義;人生才會因你的選擇變得耀眼。正確的選擇猶如一盞通向成功之路之上的明燈,照亮你的人生,引領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篇三:心在刀刃上選擇800字】

歷來最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們似乎生來就進行著心靈上選擇,在進與退之間,在生與死之間。

魏晉出英雄——歷史學家如是說。

我不知道在別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雄,但從他的每一次中我斷定:他是個英雄。

嵇康也許天生一副傲骨,不屈於俗,不慕於官,過著自己的田園隱士的生活。一代名將鍾會,慕名往謁,結果被拒之門外。鍾會在臨走時,不忘記恨恨地瞪了兩眼。於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謀亂。行刑前,執刑官問他還有何話說,他抬起頭,看著台下三千太學生稽首向著一個高高在上的人。司馬昭也看著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馬昭說一句懇求的話,往後則皆大歡喜。他的心在動,心在痛,屈服嗎?不,他知道自己並沒有錯。於是他說了句:“把琴拿來。”……

他勇於赴死的從容給了歷史一個雋永的背景,那已成絕響的《廣陵散》餘音繞耳。

如果說嵇康是在尊嚴與生命之間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擇,那么王國維的選擇又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呢?

王國維可謂近代大儒,被人們稱為古文化的煞尾者。而正是這樣一代大儒,卻在清朝覆滅之後隨之而去了。對他的死,人們頗有爭議。有人以為他是“鐵桿”的晚清遺民,為“國”捐軀。而我卻同意余秋雨先生的意見:他是死於一種文化。

王國維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終身濡染的封建文化隨著清朝政權的倒塌而淡化以至沒落時,他這一隸屬於這種文化的人心怎能沒有一絲顫動?他的心在泣血。“活下去嗎?”環顧四周無所留戀,曾經滄海的人對一切都已不太在意。他已沒有了目標,因為,當時沒有一件事,沒有一個人可以作為他這個大儒的目標。“死嗎?”可這樣的死有人在意嗎?是否值得?為一種文化的沒落而死?一種文化的沒落預示著另一種文化的興起,但這已不屬於他了。

心在刃上蹭了許久,血流一地,將一切塗成紅色。王國維便在這紅色中做出了選擇。玉殞香消吧!

常言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我卻不以為然。至少書生在矛盾中的心靈的選擇是雋永豪邁無與倫比的。常人的選擇可以更改,可當一介書生在心靈深處認定自己的選擇後……

若干年後,我們會說:這是最令人迴腸盪氣的經典的選擇!

【篇四:把握選擇800字】

人生中有許多許多選擇,可是你可別小瞧它們。不同的選擇,會讓相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命運。往往都是一念之差,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結果。也許讓你成為受人仰慕的大英雄,流芳百世,也許會讓你成為受人唾罵的強盜、土匪,遺臭萬年。這一切,不管好壞,都是你自己所作出的選擇!

新中國成立後,遠居異國的中國科學錢森,克服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國。錢學森早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被譽為“美國第一位火箭專家”。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毅然決定回國,遭到了美國當局的刁難,把他抓進了看守所。但錢學森回國意志絲毫沒有動搖。經過不斷鬥爭,1956年,他終於回到祖國,後來為祖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就好比給予錢學森一個選擇,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回到祖國,為祖國效力;而另一個則是放棄回到祖國,享受國外優越的生活待遇。可是錢學森卻毅然決定要回到祖國。為什麼他會如此果斷的選擇呢?因為他的心已經堅定不移,他也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他把自己的榮辱與祖國的興衰聯繫在了一起。

在選擇面前,有多少人會有這般果斷,又有多少人會退縮呢?不論錢學森的選擇或好或壞,可是他總是經過了一番選擇的。如果是好,他也許會為此感到欣慰與高興。如果是壞,相信他只存著一絲遺憾,不會埋怨,不會後悔。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呀!

人們常常說小偷、強盜可恥。但是他們也是經過了一番選擇的,儘管在人們的心中並不有很好的印象。我想:他們會不會又經過一番選擇,棄惡投善了呢?

其實,小偷、強盜並不可恥,因為他們可以改正。而不會選擇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恥!為什麼?因為不會選擇的人要想學會選擇是很難很難的!而學會了選擇才懂得了人生的真諦,才能為自己選擇一個充實的人生,才不至於等到年老之後懊惱不已!

人生中的選擇儘管多,可它是有限的!如果想令自己的人生充實、快樂,那么就請好好的把握這每一個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