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題目及範文4篇

材料作文題目及範文1:

題目:

閱讀下面材料,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文學作品,你常常會被其中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所打動,愛他,恨他,又愛又恨他……你會忍不住與他展開對話,一起探討某個話題,也許你有許多話要跟他說。請以“與××對話”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所選人物必須是中學語文教科書或其他經典名著中的人物。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題目自擬。⑤不得抄襲。

【範文】

與孔明對話

夢回大漢末年,朝政日非,烽煙四起。

問天下誰為智者?星辰不及你智慧的雙眸。問天下誰是英雄?噴薄的日光不及你四射的光輝。

你,諸葛孔明,一柄羽扇,一頂綸巾,道出攘除奸凶、興復漢室的鴻志與傲骨,忠心赤膽,氣沖霄漢。

你可知道,站在歷史的這岸的我多想對你說,對你說說我對您的崇敬與難以釋懷的遺憾。

一襲布衣的你,輟耕於隴畝之上,一曲《梁父吟》:“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斗。紛紛鱗甲飛,傾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 ”聽上去是那么的澹泊與寧靜,可是我知道你決不會安於在隆中,無遍數地吟唱“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的感慨,果真,你闊步走出了隆中,抖擻你的豪情,揮灑你的才智!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空城之計,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盡顯你一世英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你的宏志;心繫天下,指點興亡成敗,是你的韜略。“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取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我愛你,崇敬你,孑立思索時輕揮羽扇時的風度翩翩;愛你,崇敬你,有情而不枉法、執法而不忘情的情深義重;愛你,崇敬你,作戰時審時度勢的謹慎,小心翼翼。

但你可知道,我更想對說你,一生謹慎的你,為何卻於街亭錯用大將,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你一定不會不知道,老子曾經的名言佳句:“有才不難,能善用其才則難。”諸葛先生,你愛才之意不勝量,而用才之際何以如此之欠考慮,惜哉哀哉!縱有斬馬謖聲淚俱下,痛哉悔哉!誠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但歷史是決不能饒恕你的輕率,你的輕信,和你因輕率與輕信鑄成的大錯的!你,肩負興漢大業、託孤、輔政之重任,忠心耿耿,足智多謀,理當知人善任;卻為何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的歷史悲劇?臥龍啊臥龍,你北伐五次,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壯志未酬,卻星隕五丈原……我恨你,恨你精明一世,卻糊塗一時,恨你識人欠周,用人不當;恨你英年早逝,“遺憾失吞吳”;恨你巨星隕落,僅五十四載的諸葛,便沉睡了,背著沉重的包袱齎志而歿。

你,一代諸葛武侯,爾智爾慧,千古傳頌;爾情爾義,天地可鑑;爾忠爾誠,堪為萬世師表!但爾成於謹慎,敗於謹慎,一線清魂天上逝,留得遺憾在人間。

敢問天下誰為情義忠誠之士,八陣圖中,南陽臥龍。敢問天下誰最惹人淚下“青衫濕”,三分國中,南洋諸葛!

材料作文題目及範文2:

題目:

閱讀下面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在現代漢語裡,“和”是一個多音字,有“和平、和諧”之意,也可理解為“應和”“攙和”。人與人之間相處融洽,稱之為“和”,社會沒有戰爭配合適當稱之為“和”,兩數相加所得的結果也是“和”……不同的場合,它的含義不盡相同。中國人歷來十分注重“和”: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一個“和”字可引發我們許許多多的聯想。請以“和”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字數不少於800字。

【範文】

心如明鏡照菩提

秋風一片又一片地吹落了樹上的紅葉,落葉不驚,靜靜離開枝頭,從容地飄落,去擁抱泥土,擁抱大地。偶爾有幾片葉子會調皮地飄落到我的腳邊,我總是將其撿起,收集起來。我敬佩落葉,敬佩他的那份平和,那份從容,那份淡定。

生活本來都是同樣的一張白紙,是心態讓我們分離出了甘與苦,喜與悲。做一個深呼吸,閉上眼睛,撫平胸中的波濤,當我們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當你再睜開眼時,你會發現,世間的一切其實都是能夠使人變得愉快起來的理由。

生活是紫檀木散發的淡淡清香,生活是山頭上野百合的幽幽綻放,生活是一壺清茶中飄出的縷縷清香。然而,只有你用鏡子般的心去照鑒它們,才會從中體味出真正的樂趣。

平和是一種心境,胸中印有松風水月,花香鳥語便自然地湧入心田。平和是一種胸懷,它可以沉澱濁穢,過濾苦澀,留下的,便是幸福與快樂。平和是一種氣度,它能化巨浪為漣漪,化干戈為玉帛,化險峰為坦途。真正的酸甜苦辣,都是生命的營養,喜不喜歡在於我們的態度。心態平了,道路自然會平。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份坦然,一份淡然,微笑地去擁抱生活所給予的一切。慢慢咀嚼,慢慢體會。文火慢熬,熬出的粥才更有味;用平和去淡對生活中的所謂尖銳,你的窗前就總會有一隻彩色的小鳥,唱著歌為你解頤。

爭什麼,搶什麼,生活不會少給我們什麼的;怨什麼,罵什麼,得失其實都是生命的饋贈。急功近利,怨天尤人,也許會讓我們失去真正值得珍惜的。

所以,讓我們以平和的心態,感恩的心,笑眼靜觀大江東去,春去秋來,體驗生命給饋贈給我們的享受。此時,或許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大仲馬留給我們的那句話:“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希望與等待。”要相信,該來的總會來,風風雨雨,溝溝坎坎,我們從從容容,瀟瀟灑灑。

放下筆,遙望窗外,晚風似乎在絮絮低語,間斷掉落的樹葉啪嗒啪嗒的如同一個個逗號,切割著那些凌空漫舞的句子。

聽見了嗎?慢慢體會,是的,這就是平和。

材料作文題目及範文3:

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

曾有七次我鄙視了自己的靈魂:

第一次是她可以上升卻謙讓了的時候。

第二次是我看見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時候。

第三次讓她選擇難易,而她選了易時候。

第四次她做錯了事,卻安慰自己說別人也同樣做錯了事。

第五次她容忍了軟弱,卻把她的忍受稱為堅強。

第六次當她輕蔑一個醜惡的容顏的時候,卻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之一。

第七次是當她唱一首頌歌的時候,自己相信這是一種美德。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產生了怎樣一些共鳴?請選擇其中一點,以“鄙視自己”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範文】

那盞燈,不該滅

到底是怎么了?耳邊聽到的,眼睛看到的,為什麼都是些讓人感到心裡堵得慌的東西?

亂扔垃圾,他說周圍沒有垃圾桶,大家不都是這樣做嗎;考試作弊,他又安慰自己說別人也一樣,我不這樣是要吃虧的;收人錢財,他卻振振有辭說全社會不都是這樣替人消災解禍嗎;更有甚者,投敵叛國,卻誇說自己是最識時務者之一。

心中的燈,暗淡了下來,周圍的黑夜自然就會越來越濃。

莫非人都是這樣,都該是這樣?自己做錯了事,卻安慰自己說別人也同樣做錯了事,為自己的心理尋一絲安慰,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似乎完全可以給自己開一條解脫的路的藉口,這樣就能寬宥自己的過錯,這樣就能夠心安理得地繼續犯錯。可是我們是否知道,這樣一次次地欺騙自己,不但不會使我們的靈魂得到安寧,反而會使我們在錯誤的沼澤中越陷越深,最終無法自拔。那一個個貪官污吏,哪一個不是人民曾經的公僕,然而是什麼軟化了他們的錚錚鐵骨,黯淡了他們也曾經灼灼如火的心靈?錢?權?是的,但又不都是,而是他們自己,是他們在似乎終於找到了一根萬能的救命稻草一樣,每日裡掩目捕雀,縱容著自己的貪慾,最終走上了人生的不歸路。

人,作為萬物之靈,悲壯地棲息於蒼茫大地之上,心靈里應該是有一盞燈的!無論到什麼時候,這盞燈都不該熄滅。正是它的灼灼之光,照耀著我們的靈魂,永遠奔跳在人生的芳草地上。因此,在我們偶然犯了錯誤之後,我們應當敢於正視它,像割掉毒瘤一樣,毫不容情地改正它。我們更應該像紀伯倫一樣勇於鄙視自己,鄙視自己在犯了錯誤後卻總要為自己尋求安慰、寬恕自己的理由與藉口的卑劣!

孟子的“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使我們懂得了正視自己的錯誤,真誠地反躬自問,其實是一件樂事;荀子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使我們懂得了除了博學之外,還必須每天裡對自己的靈魂進行毫不客氣的解剖,才能成為人人肅然的“君子”。五柳先生陷於官場之中,日日的爾虞我詐令他疲憊不堪;於是他撥亮了心中那盞險些滅掉的明燈,明明白白地審視自己,懂得了自己進入官場就是一個錯誤,沒給自己找半點藉口,只是一個漂亮的轉身,毅然地退出,於是南山之下就挺立起來一道至今仍無人能及的中國脊樑。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李白懷揣凌雲之志,本想在朝廷中大展宏圖,哪知那口“醬缸”卻容不下他這個詩中之仙。他雖扼腕,卻也決然,決然地終止了自己錯誤行為,燃亮了心中的那盞差一點就被惡人之口吹滅了的明燈,他仗劍游天下,名垂千古……偉大的人終生都在為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懺悔,這或許就是他們最終流芳百世的原因吧。

人生是一場可榮可枯的旅程,只要我們敢於不斷地鄙視自己靈魂中的卑微與雜念,點亮心中的明燈,完成人格與人性的升華,讓我們的靈魂聖潔,再聖潔,那么完美的我們就能一路走來,擷一路的奼紫嫣紅!

材料作文題目及範文4:

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狂妄的人自稱命運的主人,謙卑的人甘為命運的奴隸。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他照看命運,但不強求,接受命運,但不卑怯。走運時,他會揶揄自己的好運。倒運時,他又會調侃自己的厄運。他不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高估命運的價值。他只是命運的朋友罷了。(周國平)

對待命運,你願意做哪一種人?請以“對待命運”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寫的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自定立意。③自擬標題。④自選文體,但不要寫成詩歌或劇本。⑤不得抄襲。

【範文】

一路同行

去尋清溪邊獨自垂釣的老者,聽他講一生的際遇一生的坎坷,聽他描述昨日天空下的雲翳和清風,以及那已經只能在過去放聲歌唱的青鳥,聽他帶著幾分悵然幾分欣喜講命運對他的種種捉弄與眷顧;去尋莽莽荒漠中徒步穿行的旅人,問問他一生的經歷一生的回憶,問問他命運是如何毫無預兆地把他扔進這一片沙海,又給了他一個水壺和一個希望;去尋茫茫人海中那一個個匆匆的背影,想一想命運是如何的無處可尋又無處不在……然後就和這些人一路同行。他們說命運是我們的朋友,儘管他喜歡惡作劇,喜歡讓我們手足無措,但卻和我們同甘共苦的一路走來,也將互相攙扶著繼續走下去。

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而還有一種人,他們和命運同行。受命運照顧從不狂喜,被命運折磨從不抱怨。因為他們知道,誰也無法預知下一刻命運會將我們拋向哪裡,是舒適的伊甸園,還是泥濘的沼澤地?但我們也有選擇,選擇我們的態度,選擇如何對待此刻的生活。我們也許是一粒粒沒發芽的種子,命運會把我們種進肥沃或貧瘠的土地,用甘甜或苦澀的水澆灌,悉心或疏忽的照看,但這並不能使我們開花的心有一絲一毫的改變。我們只是種子,樂於發芽結苞開花的種子,花匠將我們種在哪,我們就在哪開出最美的花。在這有些無常的人生中,求坦途者難免遇荊棘,求完美者難免存遺憾,也許多一分積極我們就能得圓滿,多一分坦然我們就能得平和。可能會在這種積極的努力中遭到風吹雨打甚至電閃雷轟,這是一種鍛鐵成鋼的淬火;可能會在這種坦然地接受中損失鋒芒銳氣甚至被磨平稜角,這是一次脫胎換骨的洗禮。當我們生命的時鐘滴滴答答划過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們不經意間回過頭,看見自己一路走來的腳印,回憶起路上的一片片嬌艷的玫瑰叢挺立白樺林甚至泥濘的沼澤地,就不由得深思我們那名叫命運的朋友曾陪我們一起度過了多完整,多精彩的一段經歷。

有人輕狂,總想做命運的主人,和命運競爭,博弈乃至纏鬥;反被命運扼住咽喉,不如與命運握手言和,用有限的精力多采幾縷山間晨風,幾片樹梢上的月光;有人怯懦,甘於作命運的奴隸,被命運控制,驅使乃至奴役,反而加倍受到命運的摧殘,不如試著與命運平起平坐,用有盡的光陰多看幾幕天間繁星,幾抹傍晚霞光。

清晨陽光簌簌的從天上飄落,填滿路上深深淺淺的兩排腳印,一排屬於我,一排屬於和我一路同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