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作文:家鄉的橋

家鄉的橋(1)

離奶奶家不遠的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上,架著一座橋。這座橋伴我度過了童年,為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歡歌笑語。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這還是一座獨木橋。我總愛在獨木橋上跑過來跑過去,把獨木橋當作鞦韆盪。小橋便“吱呀吱呀”地響個不停,像立刻就會散架。這聲音對我來說簡直是一首優美的樂曲。可是奶奶總是放心不下,在岸邊嘮叨個不停:“哎喲,小龍你快下來呀,小心點!摔下來你的小命可保不住了!”我卻把奶奶的話當成耳邊風,並不回答,仍自顧自地玩。

漸漸地我長大了,那座獨木橋也變成了小石橋。那時,我們還不太懂事,一見橋上沒人,便和小夥伴們擁到小石橋上。我們在石板上盡情地“塗鴉”,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一點也不擔心有誰會來罵我們。

一年又一年,突然有一天我驚喜地發現,那座小石橋變成了一座拱形石橋。拱橋很寬敞,中間是車道,兩旁是人行道,還加了護攔。人們在橋上走路,再也用不著擔心會掉下去。汽車在橋上穩穩噹噹地行進著。人影、車影和橋影倒映在河裡……

啊,家鄉的橋,我夢中的橋!

家鄉的橋(2)

家鄉的橋是我夢中的橋。

小時候,家鄉的河上架著一座彎曲的石拱橋,上面的一磚一瓦顯現著自然的肌理,縱橫交錯,散發著古樸的韻味。

橋上,兩排柳樹好似美麗的少女垂著長發在水裡照鏡子。夜晚,我常蹲在那樹下,頭頂皎潔的月光,伴著蟋蟀的交響樂,哼著優美的鏇律……

橋下,一些漁夫正揮著竹篙灑下漁網在水裡打漁,那粗獷的打漁歌中,預示著他們收穫頗豐。

橋的兩岸居住著一村居民,他們居住在簡單低矮的土坯房中,有著一樣的風土人情,團結互助,心被這橋緊緊相連。

現在,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橋變寬了,上面的水泥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出幾分夢幻般的色彩,漂亮的橋欄在水的倒映下,那天然、古樸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雄偉和壯觀。

橋上的柳樹早已不見,高大的路燈佇立橋上,給這黑暗的夜,帶來無盡的光亮,它們儼然是一排巨人守護著橋上通行者的安全。

橋下的漁夫,早已變成了一撥撥的輪船,“嘟嘟嘟嘟”地開過,激起的波浪,仿佛要洗去舊時代的鉛華,隨著輪船的前進,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橋兩岸的土牆早已不見,已經變成了那巍峨高聳、鱗次櫛比的高樓,晶瑩的玻璃幕牆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而兩岸的居民仍未忘了那橋的約定,依然團結互助,心心相連。

家鄉的橋,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刷新著自己的外衣,但它的靈魂在我的心中卻永不磨滅,綻放著迷人的風采。

啊,家鄉的橋,我夢中的橋!

家鄉的橋(3)

我的家鄉——酒泉最大的小區“康盛花園”里有一座人人知曉的“大橋”,這不但是我最熟悉的一座石拱橋,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座橋。因為,在那裡我把我最天真、無邪的幼年的快樂留在了那裡。

這是一座無名的石拱橋。橋的底下是一個很大的水池,有噴泉。春天,我常常穿著薄毛衣,套著小外套,扎著兩個小辮子跑去橋上看老爺爺給池子裡面放水。夏天,我又穿著漂亮的連衣裙,蹦蹦跳跳地跑到橋上看噴泉,有的時候,一股水就突然噴了過來,嚇得我拎著濕乎乎的裙子哭著就去找媽媽了。而秋天呢,我又小心翼翼地走在橋上,生怕像夏天一樣忽然又有水噴過來,可是年幼的我哪裡知道,不知早在哪一天噴泉已經不噴水了,而我卻還小心的張望一下,然後快速地跑了過去,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我那時很“笨。”咦,雪花怎么這么快就飄下來了!肯定是冬天到了。在我那小小的腦袋瓜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於是,我裹著厚厚的羽絨服來到橋上,我調皮地坐到橋的最高處,然後快速地滑了下去,滑到下面的亭子裡時,就會摔一個大跟頭,但是,小時候的我是一個不知道疼痛的小娃娃,所以,摔倒後我會以最快的速度爬起來,拍掉身上的雪,生怕被媽媽發現又對我嘮叨一番。可是現在想起來,我才會感覺到那是媽媽對我的關心與呵護。

喔,幼年的我把美好、快樂的時光留在了石拱橋上,可是不知為什麼,當我再一次走上大橋的時候,一點也找不到以前的一切了。當我春天去大橋時,對放水一點也不感興趣了;當我夏天去大橋時,早已知道噴泉會噴到哪裡了;當我秋天去大橋時,再也不會怕那些不會噴水的噴頭了;當我冬天去大橋時,一點也不想玩小時的“滑梯”了……

喔,幼年的記憶,我不是讓你乖乖地呆在橋上了嗎?你們怎么可以這樣不聽話,難道就這樣消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