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作文開頭

成長的煩惱成長的過程,就是煩惱的過程。

小時候不知道什麼是煩惱,似乎也沒什麼煩惱。國小幾年,風平浪靜,父母為我撐“傘”,老師為我擋風,我這棵幼苗在全方位的呵護下,絲毫沒有受損。

回眸凝望,那春夏秋冬里,那長街小巷裡,留下了我成長道路上的一串串腳印,那每一個腳印都遷入了一段段難忘的故事,構成了我生命旅途中的一道道風景線。

當我吹滅那13根五彩繽紛的蠟燭時,就標誌著我長大了。是一個青少年了,不再是一個不識人間煙火的小姑娘。我要學會理解別人、關心別人、照顧別人。不會為了一點小事就哭鼻子,不會遇到麻煩就放棄,遇事要自己勇敢地面對……經過了上次的事情,我漸漸的長大了。

我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正是處於青春期,蕭伯納曾說過“青春是美妙的”。在青春期的孩子總會有些變化,會有叛逆心理。但當你真正明白了父母的愛就不會有這種心理了,那也就證明你真的長大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拒絕成長,拒絕成長中的每一件事,我開始對不同的人不停地說,我不要長大不要長大。開始喜歡郭敬明,那個把自己稱作孩子的人,喜歡他筆下那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彼得潘,喜歡南拳媽媽,喜歡聽他們憂傷地唱:我們一直到最後才學會哭泣時候誰安慰而成長讓人覺得累卻已沒有辦法後退

“你怎么這么粗心,英語的大寫字母寫成小寫字母;數學不是小數點忘了加,就是死腦筋轉不過彎;語文也是,不該錯的總是錯。……成績總是沒有提高!”從上初一開始,這類話就常常在我心頭縈繞。有時候是父母批評的話語,有時候是我的自訓,有時候卻是妹妹的挖苦。  

我也想要把成績提高上去,不過總不能稱心如意。不是這一科失手,就是那一科敗下陣來。這些都是我始料未及的。誰不想考個好成績,可是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所盡的努力也不同,所以收穫的“果實”也有乾癟和飽滿之分。因此我也只能說一身一聲:“盡力而為!”了。  

人生有競爭才會精彩——這是我安慰自己的話。但儘管如此,仍有不少煩惱讓我揮之不去:作為一名學生,我告訴自己成績不能太差;作為兒子,我告訴自己不能讓父母大失所望;作為哥哥,我告訴自己要給妹妹一個好榜樣……因此,煩惱也就日益增多。  

可是反過來想想,如果好成績那么容易就讓我得到,那豈非大失它本身的意義,也失去了人們想要擁有它的欲望嗎?這樣想想,煩惱固然減少了許多。卻有另外一種看法在腦海中形成——這以上的話雖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太過於幼稚,就有點像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沒有努力爭取,好成績是不會送上門來的。所以,煩惱仍像一個影子,無時無刻都在跟隨著我。這也許是庸人自擾,但的的確確,這應該是大部分同學所面臨的煩惱。  

要解決這個煩惱的辦法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我現在終於明白這首歌曲實際上唱出了我們青少年面對學習的煩惱所表現出的無助與茫然。成長的煩惱在不斷湧來,希望我們能招架住所有煩惱的“襲擊”,學著在煩惱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