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特色的威信古建築

獨具特色的威信古建築

建築是物質文明的結晶。房屋建築最初的目的是滿足人們居住的需要,它直接地受到自然條件、物質條件的制約,以致於形成了不同風格的結構和外觀,使傳統建築表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同時,建築還反映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眾多遺存的建築遺蹟和保存的歷代古建築,總是能夠給予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文物建築沉澱,積載著大量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其建築布局、結構、形制、材料、作法、色彩及工匠技術水平,都能折射出一個時期、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

威信的古建築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由於地處偏僻,開發較晚,且經濟、文化比較落後,因此保存的古建築並不是很多,而且建築規模也不是很大。現存的古建築的主要代表有舊城觀音寺、魚井白水廟、扎西會議會址等,其時代基本為清代末期。這些建築,不屬於民居建築,而是較民居稍大的寺院、會館,所以沒有單一地用穿斗式木構架,而是基本上採用了官式做法一一抬粱式木構架與南方流行的穿斗式木構架相結合的做法。這裡重點介紹一下以寺院、會館為代表的穿斗式和抬梁式雜用的混合形結構建築。

觀音寺位於舊城馬鞍村,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後毀於戰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同治三年(1864)又被焚毀。現存建築為同治十年(1871)修造。由觀音殿、大雄寶殿及左右兩側廂房組成四合院落。其布局莊重合理,小巧玲瓏,結構嚴謹。觀音殿為單檐廡殿頂,兩山面採用穿斗式木構架,正殿雜用抬粱式木結構,五檁五柱,面闊五間。五架梁與三架梁間以一木枋代替瓜柱承重,三架粱與脊樑間也無脊瓜柱,而以木枋承重。大雄寶殿為單檐懸山頂,山面也採用穿斗式構架,大殿則採用抬粱式構架,十一柱十一檁,面闊五間。明間、次間的五架梁直接架在前、後金柱上,五架梁與三架梁間用木枋代替瓜柱承重,三架梁和脊樑間也用木枋代替脊瓜柱。梁枋上均來作斗拱,也沒有施任何彩畫、油飾及其他內部裝飾。屋頂全部蓋以青灰板瓦,屋脊上用土板瓦疊壓,未做脊和仙人、獸吻。

白水廟位於高田魚井村,始建於明代,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曾進行一次大規模維修,復經光緒、民國間數次培修保存至今。廟由主殿和左右兩廂組成,面闊五間。建築主要採用穿斗式木構架,但大殿沒有中柱,其脊檁下承重構件的做法是在前、後金柱上架設三架梁,再於粱上立脊瓜柱代替中柱。主殿明間房面上起三重檐歇山寶頂,側殿屋面也分別做有一單檐歇山寶頂。未作斗拱,也未施彩畫或裝修,也投有地杖。左右山面牆壁用木板裝置,後檐牆為石塊砌築。屋面以青灰土板瓦覆蓋,正脊、垂脊、圍脊等均用土板瓦疊壓,未置寶瓶、仙人或獸吻。

扎西會議會址原名江西會館,由萬壽宮、東隍殿、戲樓以及禹王宮組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萬壽宮始建於清代鹹豐六年(1856),東隍殿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萬壽宮、東隍殿、戲樓、禹王宮均為單檐懸山頂,屋面以青灰土板瓦覆蓋,正脊用板瓦疊築。兩山面及後檐牆採用竹夾壁,中間的隔斷則以薄木板裝成。整個建築群柱、梁、枋都粉刷褐紅色的油漆,顯得異常莊嚴、肅穆。萬壽宮面闊三間,兩山面用穿斗式木構架,十柱十二檁。正殿明間運用了抬梁式的做法,在前後兩金柱上穿插五架梁,樑上起兩根瓜柱,柱頭直接,承受三架梁及檁,三架樑上做脊瓜柱支撐脊檁。外檐以“挑”挑出支撐檐檁。東隍殿面闊三間,九柱十一檁,全部採用穿斗式木構架。戲樓為兩層木建築,兩山面為穿斗式木構架,九柱十一檁。正殿也用抬梁式,其做法與萬壽宮相同。禹王宮由門樓、正殿及左右兩廂房組成四合院落。其兩廂用穿斗式構架,五柱七檁。正殿和門樓山面是穿斗式,明間輔以抬粱式。正殿明間的做法與萬壽宮等相同。門樓明間仍為抬梁式,僅二柱五檁,其直接在前後檐柱上做五架粱,五架樑上立瓜柱支撐三架梁,三架樑上用脊瓜柱承受脊檁。檐口沒有用“挑”,而是以一木枋傾斜插入檐柱支撐,上端承載檐檁。

抬梁式木構架是沿著房屋的進深方向在石柱礎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樑上重迭數屋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層縮短,逐層加高,至最上層樑上立脊瓜柱,構成一組木構架。在平行的兩組木構架之間,用橫向的方聯接柱的上端,並在各層梁頭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與構架成直角的檁。這些檁上除排列椽子承載屋面重量以外,檁本身還具有聯繫構架的作用。

穿斗式木構架不用粱,而在進深方向前後柱間加排多根木柱,排成一行,柱高從中央向前後兩面逐漸減低,即柱子兩外檐低,中間高,柱頂輪廓呈三角形。在各柱間開卯口,穿人若干條稱為“穿枋”的橫向水平木枋,把該行柱連成一個整體,形成屋架,相鄰兩屋架之間在柱子頂上架檁,檁上架檐,形成房屋骨架,相鄰屋架之間用縱向的枋連繫,稱為“逗”。穿斗式構架輕巧,不用大料,多用於屋頂輕的南方建築。

作為寺院建築,它與一般的民居建築要求不一樣。寺院要求空間要大,氣勢壯觀,民居建築則講究房間小巧而實用。如果單一地採用南方流行的穿斗式木構架,殿堂中必然會出現柱網過密,沒有任何空間感。所以運用了穿斗式與抬粱式雜用的做法,在山面或側殿等不太關鍵的地方沿用穿斗式,正殿一般輔助以簡易的抬粱式做法,去掉中柱減少柱網阻礙,達到增加空間跨度的目的。但這些建築的抬梁式部分製作比較不規範,很隨意、簡便,力求減少用大料。這種現象在很多建築中都存在。為了減掉大料,不僅將所有瓜柱用木枋替換承重,而且還選擇在前後增加一至二根金柱,不用七架梁,最多只用到五架梁。所以,雖然用了一些抬粱式做法,但在正殿中每一柱列都會多有兩根柱子立於殿堂中。

檐口部分則用一塊名“挑”的木枋處理。木枋穿透檐柱,大的甚至穿過金柱。“挑”的外端直接承受檐檁及其頂部屋面的重量,由此延伸外搪的跨度。前後檐都是這種做法。這種做法完全可以代替大式建築上斗拱的功能,並化繁雜為簡捷。不僅做工簡單得多,也減少用大料,同時也很實用。只是趨向於質樸,沒有太多的華麗感。

建築的屋面部分大致與居民建築相同。椽子形狀卻與大式建築的有一定差異,而與大式中的封檐板則很相近。它是一塊長方形的木板。同時,屋面均直接在檁上釘椽子,然後再將瓦片蓋在椽子上。瓦片採用青灰土板瓦,瓦埂、瓦溝均為同一種瓦。做屋面不需要其他輔助材料,瓦片與瓦片之間層層疊壓,不加以固定。其優點在於可以隨時更換任何破損的瓦片,非常方便。屋面外形上還普遍流行一種獨具特色的寶頂,即在殿堂正中屋面上起一組呈正方形的一層或者多層的樓客式構架。這不啻以上幾處,而在其他寺院建築中也廣泛存在。配置寶頂一方面可以增加穹隆的高度和空度,便於放置較大的神像;另一方面它在外觀上可以使建築更為宏偉、壯觀,並以作為與民居建築區別的一種突出表征。同時它還有另外一種寓意。寶頂可以理解為神殿直達天堂,神像無限地向上升騰,與天庭相連。這種理念應當是與道教有密切的聯繫。

對於威信的古建築,我們不能因為其時代晚,規模小,或者說簡陋而忽略了它的價值。其實,這種穿斗式與抬梁式雜用的建築形制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它是人們智慧的結晶,承載了獨具特色的建築文化。建築從實際出發,精心作了設計,既要建築有跨度較大的空間,又要考慮到減少材料,以求經濟而實用,從中折射出了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威信的建築的最高水平。由於保存下來的古建築已所剩無幾.所以這些建築就愈顯其珍貴,我們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努力做好保護和管理,同時更深更廣地揭示其攜帶的義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