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為本

誠信是最明亮的燈塔,誠信是最嬌美的鮮花,誠信是最無瑕的珍珠。但是沒有了誠信一切皆空——誠信為本。

誠信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精神。

有一則寓言如是:一個年輕人渡海,途中遇到大風暴,他祈求上帝幫助,但上帝說:“你必須拋棄一樣精神,比如誠信、健康、幸福、快樂……”。他考慮了一會,拋棄了誠信。如願,他平安的到了一個經濟繁華的城市。他開始從事貿易,可是沒人和他交易——因為他不誠信。

誠信為本,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先導。若是一個人沒有了雙手,他能做最簡單的事——獨自騎腳踏車嗎?

誠信是一種近乎偏執的執著。

華夏五千年,從來鮮有不誠信者。明朝宋濂小時家境貧寒,但他卻酷愛讀書,於是奔走借書,由於書很多,時間很緊迫,於是他便整夜抄書,終於在還書期限內歸還。因為他誠信樸實,人人都樂意借與他各類書籍。從此成就一代文學家。

誠信為本。正如古人云:有其言,無其行,君子之恥也。

誠信是一份克己奉公的責任。

他做著普通的工作,卻譜寫了動人的篇章。他只是一個有誠信的郵遞員,在風風雨雨中孤獨、誠信的履行他的責任。為了讓藏民知道黨、政府關心他們,他在荊棘中穿行,因為誠信,所以堅持給他們帶去希望;為了讓女大學生能趕上報到日期,他在風雨中兼程,衝過土石流,淌過洪水,因為誠信,所以如期送到海旭燕的家裡;為了讓9封郵件的及時送達,他不顧腸子的破裂,忍著劇痛,因為誠信,所以堅持送完人民的信。他就是王順友,憑著誠信獨身跋涉26萬多里,這是21個二萬五千里長征啊!是圍繞地球9圈的路程啊!是一個平凡的人所走出來的啊!王順友就是這么一個富有誠信,富有責任,富有韌性的鐵錚錚的男人!

誠信是本,誠信不僅溫暖了他人,也充實了自己。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誠信為先決條件,一切有力量的法規都是以誠信為先決條件,一切有支持的選票都是以誠信為先決條件。

誠,乃信之本;無誠,何以言信?誠而有信,方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