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要從小事做起作文

世上最寶貴的東西莫過於誠信了,而在街頭巷尾,無不體現出誠信散發的光輝。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誠信要從小事做起作文,希望你會喜歡!

誠信要從小事做起作文篇一

乍一看到這個題目,我的腦海里就立刻會浮現出二年級時發生的那件事……

那天,我剛進教室,同桌便迫不及待地向我招手:“快來,快來,看我帶了什麼好東西?”好奇心讓我飛似地跑到座位上。天吶,居然是我夢寐以求的珍藏版——《一百個啟發故事》,那色彩鮮艷的封面,圖案鮮明的彩頁,深深吸引著我。我輕輕地撫摸著書,帶著近似哀求地語氣求他借我一個晚上。終於,同桌答應了。放學了,我捧著這本心愛的書像離弦的箭似的往家跑,顧不上做作業,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看著看著,一個念頭從我的腦袋裡冒了出來:這本書要是屬於我就好了!對了,我就跟他說,這本書在我回家的路上不小心弄丟了。可是,這樣做合適嗎?應該沒事的吧,這是書,不是有一句話叫做“竊書不算偷”嗎?反正只有“天知、地知、我知”。

第二天,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見了同桌,連忙裝作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壓低聲音說:“真不好意思,我昨天下午回家時,不小心把你借我的那本書弄丟了,真的很對不起!”同桌一聽,笑著說:“丟了就丟了,沒事的,反正我也看完了!”我的心不由得一陣開心,暗自慶幸。放學回到家,我一進門就捧起那本來之不易的書看了起來。當我看完一篇《誠實待人》的故事後,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心裡越想越不是滋味:我怎么成了說謊的孩子?我怎么能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不行,我不能做這種不誠實的事。

第二天早晨,我第一個來到教室,把那本書工工整整地放在了同桌的桌子上,靜靜地等著他的到來。同桌來了,看到桌上的書滿臉詫異,我紅著臉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再三說道:“對不起!昨天我騙了你,真對不起……”同桌聽後,笑著說:“沒關係,你現在已經知道自己錯了,這本書就送你吧,留個紀念!”我鄭重地用雙手接過這本書,感覺這本書一下子變得沉重起來,封面的圖案也變得更加鮮艷奪目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誠信”,學會了如何以誠待人,遵守信用。

誠信要從小事做起作文篇二

時光如梭,歲月如流,許多曾經印在我腦海中的事都在一一忘卻,然而,我唯獨忘不了那一件令我痛惜的事。它仿佛如根一樣深深扎入我的心裡,揮之不去。

那是國小的某個冬天,我還清晰記得我和她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我們兩人的家隔得不遠,因此我們總是結伴去上學放學。那天,當學校的放學鈴聲照常響起時,我和她便收拾好書包一同離開學校。一路上,朋友一直低著頭玩她的手機,而我只是欣賞著路邊的花花草草,偶爾放肆地折下幾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完全沒有在意朋友。當我再一次回頭看她時,並沒有瞅見她,只見得一灘小水花。我似乎聽見朋友在哪裡呼喊著什麼,當我看到眼前這個場景是嚇了一跳,原來朋友光顧著玩手機,一不小心踩空了,失足落下了旁邊的小水溝里。我連忙喊來大人把她抱上來,並一齊把她送回了家。她一路上都是啜泣的,但我看到她平安回到了家,於是自己便也走了回去。

令我玩玩,沒有想到的是:大約晚上七八點時,朋友的媽媽憤憤的帶著她來到我家,並大聲嚷嚷讓我們出去說個明白。我和爸爸走出去時,看到朋友正低著頭站在阿姨旁邊。朋友突然指著我說道:“她……她推著我摔下去的,我被她推得站不穩,才摔到水溝里的……”我當時正想辯護,但爸爸二話不說便給了我一記耳光,打得我的耳邊嗡嗡作響。我並沒有想到我的好朋友為了自己因玩手機不被罵,所以把責任全都推卸到我的身上。

我的迅速腫了起來。院子裡爸爸和阿姨正在談論,而朋友也站在旁邊說理,我感覺自己有莫大的冤屈,委屈和傷心的淚水頓時噴涌而出。我當初是多么的信任她,而她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講誠信,背叛了自己的朋友。就在那一天,她沒有因玩手機而被罵,但她失去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誠信;也就在那一天,我被爸爸罰了一個多小時,但我也懂得了朋友的人格。打那天起,我和她從未在有過任何來往。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為一件過失辯解,往往使這過失顯得格外嚴重,正像用布塊縫補一個小小的窟窿眼兒,反而欲蓋彌彰一樣。有時候誠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了誠信,那么你將會失去最好的朋友和知己。

誠信要從小事做起作文篇三

放眼未來,如果我們用心去感覺,就會發現自然總是很美。春天,百花爭艷;夏天,野塘碧荷,清水芙蓉;秋天,楓林盡染,漫山欲然;冬天,千里冰霜,萬里飄雪。這就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美總是遵循自然的規律應節而至,應時而生,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可曾在想:這就是自然的誠信對人類的恩賜。

中國本來有“已然諾”的傳統,說不定比德國人還守信些。《戰國策》里已不乏其例,何況還有“尾生抱柱”這樣極端的例子。該足以讓後輩自豪了吧!但是很奇怪,恰恰相反,後來的演變很出人意料。先是韓非子把“誠信”好好消解了一番;後來,好多權術家將開頭孔子那句值得懷疑的話奉為圭臬。無怪康有為寫了一本《新學偽經考》,說《論語》是後世無賴偽造的。這種轉變在文學作品裡也不乏其例。《三國演義》里魯肅的誠信有目共睹,到頭來落得毛宗崗一句批語:忠厚乃無用的別名。有點可悲。悲誰呢?魯肅還是毛宗崗?

就那我來說吧!那一次,原本與姐姐約好去宋莊。可早上天氣一點也不好,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本來我想:下雨嘛,姐姐應該不會等我了,我就不去了。可轉眼一想:萬一姐姐在等我哪,我不是讓她白等了嗎?我還是去比較好。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真是這樣。

我匆匆忙忙地去了,發現姐姐正等著我哪。嘿嘿,雨也停了,於是我和姐姐去鎮上兜了一圈。一路上儘是歡聲笑語。那一天我收穫的是快樂。

老一輩人給我們留下了多好的榜樣!舊的糟粕多半剔除,新的風尚正在形成。我們青年該怎么做,是不言自明的。寫作此文時,我腦海里迴響著康德的名言佳句:“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同樣使我們敬畏。”當然,不能忘記的,還有季老在風中飄動的一頭銀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