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新作文教學的運用分析的論文

摘要:在新時期的教育模式下,必須要突破舊時代的教育觀念,對現在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創新”這一特殊且新穎的教育模式無疑成為了改革中的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把創新運用到作文教學中去,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創新,讓學生在創新教學中實現個性發展。

關鍵字:創新;教學;培養;運用

一、引言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時期的語文教學一定要契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學會表達,並善於表達。與此同時,在寫作過程中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因此,在國小階段的作文教學中,老師要創新作文教學方法,使小學生想寫,敢寫,會寫。

二、當前國小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作文缺少真實感情和作文太過模式化。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保證小學生充分把自己的真實觀念描述在作文中,但是現階段的國小作文還存在著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就是作文缺乏真實感情,詞語堆積現象比較嚴重,缺少真實感情,表現形式也相對單一。小學生在進行寫作之前通常都要進行模仿,之後才可以緩慢走向自由寫作。當前社會信息交往十分密切,小學生可以從網際網路上面找到許多作文的寫作模板,因而導致很多學生染上抄襲的不良習慣,這種情形下寫出來的作文就缺少真實感情,欠缺創新。2.教師缺少示範性。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童年時期,喜歡模仿是這一時期階段的重要表現之一,而老師是小學生尤為喜歡模仿的對象。伴隨著資訊時代大背景的到來,小學生的眼界和認知更為廣闊,很多學生從小就具備了獨立的思想和認識,比如有些學生在學習作文以後會進行猜想,老師每天需要上那么多的課程,還需要花費時間來閱讀學生的作文,那么老師本身的作文能力如何。在這種情況下,語文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做好榜樣,減少學生的疑問,使學生相信老師。因而老師不能再一味埋怨學生的作文水平沒有提高,需要從自身方面找理由。3.作文脫離現實生活。作文素材大多來自於生活,如果脫離了生活現實,那么創作出來的文章就缺乏生機與活力。在當前的國小作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被限制在教室之中,沒有走出課堂去體驗生活,因此創作出來的文章只是詞語的有機結合,缺少小學生應有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為解決上述作文教學中存在“老大難”問題,我們不但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寫作觀,鼓勵學生閱讀各種文學作品,拓寬知識視野,博聞強志,為學生寫作積聚大量的知識儲備,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創新作文教學新路子,提高作文教學實效。

(一)構建一個輕鬆自由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創新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陣地,學生是學習的主要接受者。教師的教,務必要與學生的學相結合起來。要提高和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要改變以前的“以教師為核心”、“以教師為主體”的思想理念,老師與學生之間要建立平等關愛的朋友關係,把“講台”遷移到學生中間去。在創新教育的作文教學活動中,不能只有老師在課堂上講,還需要學生的積極加入。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動腦、動手、動嘴的機會和平台,構建一個輕鬆自由的課堂平台,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踴躍和諧,激發學生創新熱情,敢於創新、勇於創新。

(二)作文教學形式上要創新

以往的作文教學總是脫離不了老師出題目———學生寫作———老師批改———老師進行評價這四個環節。從教學過程來看,作文評講環節老師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所花費的時間最多只有十幾分鐘,講述的也就是“作文格式採取總分總的形式,作文的內容要積極向上”、“開頭和結尾部分一定要寫好,題目要明確有針對性,中間部分不重要”等方面。這種形式的作文教學,學生們很難喜歡上。但是當前的“創新作文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使老師們能夠充分利用這個平台進行展示。

(三)作文評改上要創新

寫作之後也要重視評改方面的創新,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首先是集體評改,這種形式是指教師把學生寫好的作文按照不同水平分為好、中、差三個級別,之後在三類作文中每個級別都抽取幾篇有代表性的,錄到電腦上面,讓全部的學生參加評改。其次是個別面批,是指老師在學生本人的面前直接進行評價修改。老師和學生共同閱讀,給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機會或者老師指導學生去發現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並指導學生自己去修改錯誤。通過多次的面批,學生的作文能力能夠獲得顯著提高。最後是部分評改,也就是老師選取有代表性的幾篇文章進行評改,剩下的作文由學生自己修改,這是因為文章的評改過程也是學生的思維再創造過程。批改作文讓學生髮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己去細讀文章,發現問題、討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四)作文教學內容上要創新

以往課堂上老師一布置了作文題目,學生們就開始著急,一節課就白白浪費了過去,學生們什麼也沒有寫。“創新寫作教學”要求老師們把學生寫作內在的想像力、創造力、表現能力都充分地發揮出來,促進他們個性發展。

(五)作文寫作實踐練習形式創新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多開展寫作實踐體驗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我們當前的教學活動中,要鼓勵學生每周寫不低於兩篇的周記,教師要仔細研讀學生的每篇作文,把其中優秀的文章投到學校期刊發表或在全班宣讀(展示),把精彩的部分提取出來錄入電腦中製作成PPT,配上背景音樂,老師和學生一起欣賞;兩個星期寫一篇大作文,每隔一個星期對學生進行一次作文寫作方面的方法指導,對學生寫的作文進行評講。出於愛好的前提下,再加上一定數量的寫作實踐練習,學生的作文質量和寫作能力能夠得到顯著提高。

三、結束語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作文教學也要順應時代要求進行各方面的創新實踐,解決當今作文教學普遍存在高耗低效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心理學概論[M].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

[2]朱德全.現代教育理論[M].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3]張燕.外國教育家談如何上作文課[J].外國中國小教育,1996(2):39-40.

[4]藺雨芬.探索意趣、創新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談作文導向[J].保山師專學報,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