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地震中的父與子》有感

我懷著敬佩的心情,反覆仔細地閱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這是一個傳奇的故事,是馬克·汗林寫的。文章講述的是1989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後,一對父子靠著堅定的信念,父親不顧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難,救出自己的兒子以及同伴的是事。

文中用“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來說明這位父親的挖掘時間很長。“用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說明挖掘的時候他遇到了許多困難,但他從不輕易放棄,直到最後。這種面對困難從不輕易放棄,真值得我們學習。從前,我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我連想都不想就扔到一旁,到了最後才叫爸爸幫我解答,所以,我的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與這位父親相比,我羞愧得無地自容。

自從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面對困難不能輕易放棄。有一次,我在家裡做練習題,當做到一道思考題時,我被難住了,不知道從哪兒想起,我心急如焚,便把本子放到一旁。這時,我想起《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中這位父親在其他家長絕望的離開,救火隊長、警察的勸阻下,他還靠著堅定地信念苦苦挖掘38個小時。於是,我重新拿起本子,仔細分析,不一會兒,我就會解答這道題了。這時我深深地體會到:遇到困難不能害怕,不能放棄,要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戰勝困難的決心。

文中還有一句話讓我受到啟發:“無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在挖掘中,父親就是以這種堅定的信念支撐自己的挖掘。它讓我知道,每個人都要有堅定的信念,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力量的源泉。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受益匪淺。我要學習文中的父親那種面對困難不輕易放棄的精神,勇於面對困難,做戰勝困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