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邊城》有感

茶峒,一座淳樸的小城,一個尚未被現代物質文明摧毀的小城……

窗外,華燈初放,將城市裝扮得異常嬌艷嫵媚,很美,但這種美似乎是修飾出來的,毫不真實;漸漸地,我愈發憧憬沈從文先生筆下的“茶峒”一邊城的生活,那裡的人,那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蟲,一山一水,都帶著一股淳樸,甚至連一隻小黃狗似乎也懂了人的心思……

老船夫,在世間活了七十年,有五十年在小溪旁,與小船,與翠翠,與小黃狗相伴,在小溪兩岸,來回擺渡,送來來往往的路人過河,無論風吹日曬,寒冬臘月,盛夏酷暑,他總是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奮鬥,但是當有人想給他一點報酬時,他卻總是回絕;他就做了這么多年毫無收入的工作,但他卻經常請人喝酒,待人總是那么友好,直到悄無聲息的離開人世。茶峒,這座小城,造就了老船夫不為功利的難得品質。

翠翠,一位遺孤,與祖父一起生活。十三四歲時,情竇初開,喜歡上了儺送二老,但因為種種原因,儺送二老最終離開了,而翠翠一直在等待這個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的人……

老船夫是淳樸的,翠翠的夢也是純樸的,邊城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不含雜質的,而現代社會,已經被物質文明所摧毀,似乎一切都變的虛假,似乎一切就是為了金錢,一切就是為了利益,漸漸地,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幾天前的一件事:

我與媽媽到街上去買魚,看到了一位中年婦女很“孤獨”地守著魚攤,我和媽媽心有不忍,走上前去,向他買了幾條魚,她用秤一稱,說是“三斤六兩”,於是媽媽照斤兩付了錢,誰知,我們回家一稱,只有“二斤八兩”,第二天,我再次看到了那位賣魚的中年婦女,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老船夫的淳樸,使我感動;邊城的生活,令我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