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有感作文4篇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文,記敘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條件下,西部建設者們攻克了一個個國際性技術難題,創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蹟,使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過。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讀《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有感作文

這個月,我讀了《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篇文章講的是西部建設者們在自然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用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的難題,創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蹟,就是世界海拔最高隧道——風火山隧道建設的經過。

讀完全文,我被鐵路工人那種勇於吃苦的精神感動了,他們在建設風火山隧道時,遇到了三種極大的困難:一是凍土層;二是惡劣的天氣;三是極度缺氧;面是些困難在鐵路工人眼裡就像小沙子一樣。最終他們克服了寒冷、風雪、雷電等氣候,用智慧與力量完成了風火山隧道。

我不禁感嘆:青藏鐵路真是一條奉獻路啊!在海拔5000米的無人區,高寒缺氧,氧氣含量不到平原的一半,死神的手就靠近了鐵路工人們,而他們犧牲的不僅僅是健康,還隨時可能會被死神抓入手中。

媽媽也說:海拔那么高,鐵路工人都能這樣,我們大家更應該好好學習,讓祖國變得更加富強。

讀《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有感作文二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篇文章講了20xx年10月18日,我國打算從格爾木開始,一直到達拉薩,修一條長長的鐵路,中途經過風火山,遇到了許多難題,卻都在指揮人員的精心策劃下一一化解,隨著修建鐵路工程的延伸,遇到了問題也就越來越多,但工程指揮人員毫不退縮,終於,用了一年的時間,打通了這條主幹道,將鐵路修到了拉薩。

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築路大軍在修鐵路時,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天氣,溫度,供氧不足,等等,許多難題,我們的指揮人員想盡了一切辦法,終於僅此而已了一條通往拉薩的鐵路,因此,我們要學習他們那種不畏艱難險阻,不向困難低頭,敢於向困難叫板的精神,他們就是憑著這咱頑強的精神,成功的打通了1338米的大隧道,把鐵路修到了拉薩。在學習中,我們也要學習他們那種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的精神,敢於向學習中所遇到的難題,對問題進行逐一思索,解決各個環節,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讀《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有感作文三

今天,我讀了《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篇文章後,不禁被鐵路工人那種吃苦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了。

文章記敘了在高原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創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蹟,那就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過,歌頌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吃苦奉獻的精神。

讀完全文,我被鐵路工人那種鬥志昂揚的精神所感動了。他們在開鑿風火山隧道時遇到了三種極大的困難:一是凍土層,二是惡劣天氣,三是極度缺氧,這些困難在鐵路工人眼裡就像是沙漠裡的一顆小小的沙子。他們不顧生命危險,克服了高寒、低壓、風雪、雷電、沙暴等惡劣氣候,最後終於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與力量使風火山這隻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我不禁感嘆:青藏鐵路這真是一條奉獻路呀!在海拔4905米的無人區,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氧氣含量不到平原的一半,死神的手以經慢慢地接近了鐵路工人,而築路大軍犧牲的不僅是健康,還隨時可能會被死神抓入手中。所以我稱它為“奉獻路”。

鐵路工人那種無堅不摧的精神確實讓我們佩服,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就應該擁有鐵路工人那種精神。讓我們一起伴隨著鐵路工人的精神,伴隨著他們的頑強的意志,不斷地成長吧!

讀《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有感作文四

20xx年10月18日,藍天白雲下的風火山,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工地上彩旗招展,數百名身穿橘紅色隊服的青年突擊隊隊員、數十台大型工程機械嚴陣以待。

隨著一聲令下,陣陣爆破聲響徹雪域高原,風火山隧道開鑿了。一條長長的“鐵龍”,從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新城格爾木起步,跨過巍峨的崑崙山,將通過這裡,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達雪域聖城——拉薩。這就是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青藏鐵路,這就是造福廣大人民的青藏鐵路。

風火山隧道要穿過多年凍土區,各種複雜的凍土層擋在面前,施工難度極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塊,而是堅硬的冰碴子。難怪一些西方媒體預言:中國人要在這樣不良的地質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風火山隧道施工,關鍵是控制溫度。科技人員指揮突擊隊員,往剛剛鑿開的隧道洞壁噴射混凝土。由於溫度太低,混凝土無法凝固。他們拿來暖風機,給隧洞增溫,洞壁的冰岩又遇熱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風火山,這座萬年冰山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給築路大軍來了一個下馬威!

但是,這一切難不倒我們的築路大軍。科技人員晝夜在隧洞裡實地觀察,發現冰岩溫度變化的規律。經過反覆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凶一時的凍土。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築路大軍鬥志高昂,隧道在一點一點地延伸。

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風火山一帶經常狂風大作。剛剛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溫大棚,一夜之間被大風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的發電機房,屋頂的鐵皮瓦竟不翼而飛。剛才還是晴空萬里,轉眼之間烏雲壓頂,大大小小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風火山海拔4905米,這裡空氣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裡的空氣越來越稀薄。儘管對缺氧已有準備,施工中出現的情況還是讓他們始料不及。工人們身背的氧氣瓶提供的氧氣只是杯水車薪。突擊隊員個個胸悶氣短,頭痛腿酸。兩個人使用的風槍,現在四個人才能抱起來。勞動效率迅速下降。築路大軍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

指揮部的燈火徹夜通明。能不能建一個大型制氧站?指揮部與北京科技大學組成聯合攻關組,向這一新的難題發起攻擊。科技人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實驗、攻關,經過兩百多次的失敗,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氣沿著長長的管道,源源不斷地送進隧洞裡。風火山,這隻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突擊隊員和科技人員,一次次呼喊出同一個心愿。20xx年10月19日,全長1338米的風火山隧道終於勝利貫通了!

青藏鐵路這條“鐵龍”在不斷向前,向前,拉薩已經遙遙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