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讀後感:有了青春的陣痛,才敢去勇往直前

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高中。學業繁重,可我心不在書上,於是便買了很多書,用以打發冗長的上課時間。年少輕狂無知,個性十足,世界想怎么轉就怎么轉,厭惡的人、事“呸”地一聲,轉身雲煙。當時讀《麥》,無法給以心靈的震撼,或許我本身就是瀟灑不羈的。

大學開始後,太多的不適應,還有一種永遠說不清楚卻粘在空氣里的孤獨感。我遇見一個不瀟灑的自己,那么令我討厭、無助。

大二的時候,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勁,毅然搬去了單人公寓,脫離了室友,開始了半獨來獨往的生活。這時,生活好像非要逼得我去蛻變,一連串的事情找上門來。耐不住孤獨的我墮入網戀,晚上沒完沒了的電話,空虛的大學夜晚藉以打發,網戀是不靠譜的,因為孤獨而戀愛於自我更是荒謬。後來,網戀無疾而終,只是彼此覺得太不真實了而已,或者彼此當時正值青春。這時,寂寞這個鬼開始慢慢把我吃掉了。上課完的晚上,我酗酒,抽菸,哭泣,暴飲暴食,沒有任何原因,只是胸口疼痛,沒理由的疼痛。我厭惡生活,一切在我眼中都是一場騙局。我甚至開始自殘,割手腕,手上的傷疤至今還在。多少的夜晚,靜靜的夜,睡不著,站在走廊,遏制跳下去的衝動。

這樣的自己,必須要著手處理,我重新拿起書籍尋求慰藉。更要命的事,我竟然讀起了跟我有共鳴的書《蓮花》《在路上》《麥田裡的守望者》,越讀越是慘白,21歲的人生,走絕路一般。給自己各種理由去墮落。《麥》裡面有一個情景我至今還是很喜歡:主人翁站在酒店的窗,看見對面一對男女在喝酒,然後把酒噴到對方身上。主人翁覺得很下流,但是快樂的東西大部分都是下流的。越墮落越快樂,就是我的信條。問題是,我那時從沒快樂過。

我在學校呆不住,找藉口回家,又呆不住,去旅遊吧,旅遊回來寫了一篇遊記,跟《麥》文風相當,一切不順眼、虛假、嘔吐,全世界的格格不入,我快瘋了。《麥》給我的心靈歸屬還有一切生活行為的影響,我的青春都是它。我表現出青春里一個真我。

在某個下午,無聊,去看了班裡的足球賽。我看不懂,可是突然,有一道光,划過我的心裡。於是,我生活有很多理由可以為“他”明媚。我快樂,有了寄託,只因為他的笑。我慢慢蛻變,想努力去成為更好的。沒有煙,酒。期待上課,只為遇見他,每一天都讓我期待明天。

生活總是把你折磨地七零八碎,又在你投降時給了你不服輸,去戰勝一切的理由。給了我理由的他,已經離我遠去,可是那天操場的那道光,至今在我心裡。現在我,就像朋友說的,很難被什麼東西打敗,最痛苦的時候,總還有一股勁,必須等到更好的到來。

虛偽的社會,讓我厭煩,讓每個人都厭煩。現在的我,順利考上公務員,可是行政場合,勾心鬥角,難免力不從心。這兩天,總是想起《麥》,卻忘記他的名字了。查了好久,我知道我必須再去讀一遍,裡面有我最真實的自己,在一個人人戴著面殼的場合,我想還是用自己的個性處事,我想我還是會像《麥》一樣,在心裡說:TMD,我要吐了。我覺得噁心。

假如我真有睿智,我希望用這份睿智去過真性情、善良的生活。讓自己至少對得起淋過雨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