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報課外班,我常能看到那些已經各自熟絡的人待在一起,嚼著別人的舌根。而剛到補習班不久的我,聽著她們的談話,就像在看一場複雜的宮斗劇。

人的眼睛擁有五百萬的像素,卻未必能看清事物的本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說話的時候總能從對方口中聽出另外一層意義,即便對著自己討厭的人也能夠露出違心的笑。決定很多事情的因素,再也不是喜不喜歡,而是人情利弊的權衡。我們就像自動蒙蔽了陽光,一味的去幫助對自己有好處的人,一味地拒絕著自己的真實。原來,並不是所有的笑話都會有人捧場,並不是所有的夢想都會換來感激,並不是所有的哭泣都會換來幫助。我們收斂性情,不再張揚聲色,戴起了虛偽的面具,用戒備的姿態冷漠的回應這個世界。開始變得盲目,變得自私自利,變得隨波逐流,漸漸的成為了自己討厭的人。或許,我們會懷念以前單純善良的自己。可是啊,誰又能和過去的自己一模一樣呢?這和生物為了適應環境是需要不斷的進化的原理是一樣的。我們跌跌撞撞的成長著,蹭破過皮,受過了傷,盲目的想要達成周圍人對自己期許的模樣。

但是沒有人知道,那個被罵的狗血淋頭的你,在空無一人的臥室里哭的有么狼狽。或許努力杯水車薪,或許傷心無助時才發現,那些年華里的夥伴早就消逝在回憶里,而那些後來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充實忙碌的生活背後都有一顆忙碌的心和一個無處寄宿的靈魂。

這座城市裡,有多少人是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而真實的他們卻是嚮往著另一種生活,那是最初被他們摒棄的靈魂棲息地。像是吶喊,像是呼救,我們抓不住面具,更抓不住現實。獨行於每一個凋殘生命最焦灼眼底的神啊,請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喚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