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精神

有一種草,生長在荒蕪之地,只要有水,她就能存活下來。磚縫裡,大石下,懸崖邊都有他的身影,那就是野草。

白居易曾說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老家門前有一塊地,爺爺看荒著挺可惜,開墾出來種花,但每當他將野草拔完,過幾天又是一地的新綠。爺爺在反反覆覆的拔除之後,他終於屈服了。門前的那塊地就一直慌著,除了那無盡的野草之外,偶爾有幾株狗尾草,野瓜藤冒出,使這裡有一種自然。,夏夜裡,蟬鳴蟲叫,悅人耳目。冬天,在寒風下,野草從未低頭,體現出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老家的房子可謂歷史悠久,都是用紅磚堆起來的,爺爺喜歡將水倒在門前,然後流入田間,日子一長,磚縫裡竟然長出了一根根的野草,只有磚瓦和水,它卻存活了下來,一個生命竟由此萌發,也使那斑駁的老房多了一抹亮眼的綠色,那么蔥綠,如此頑強,即使生命只有短暫的幾天,卻依然堅強,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就不能白走一趟。這是我不禁想起了老男孩中的歌詞“看那漫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她來過。”

家鄉有一條河,沱江的分支,藕池河。這裡歷史悠久,是革命的遺蹟。每年冬天,滾滾沱江乾涸了,露出了一大片一片的泥沙。那是一個黑色的季節,萬物都沉睡了。而他們,一群野草,從泥沙中破土而出,使那向前延伸的河床變成了一條綠色的平川。昔日的滔滔大河,如今變成了草的樂園,然而,當春天來了,他們卻永遠的沉睡在了河底。聽爺爺說:當初,人民解放軍來到家鄉,湍急的河水成為了令解放軍頭疼的難題。然而,當解放軍到達藕池河時,這裡早已經沒有的湍急的河水,映入眼帘的是無邊無際的野草,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氣勢,攻下了南縣,將五星紅旗插在了大堤之上。

老師曾布置過一個作業,製作一個簡易的池塘生態系統,裡面需要用到水草,然而我到哪裡去找水草呢?於是,我選擇了野草,讓他們冒出水面而紮根水中,水少渴不死他,水多更淹不死他,他依靠著頑強的毅力,終於活了下來。魚兒依偎著他,氧氣需要他。他義無反顧的貢獻著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