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毛蟲現象”到“歷史新知”

“民國時期京滬鐵路全程僅需8小時”,“淞滬會戰國軍炸沉日艦‘出雲號’”,“張學良晚年後悔發動‘西安事變’”……網上經常能看到這類新穎獨特的“歷史新知”,雖然大多經不起考證,可每次出現都會被大量關注、轉發、評論,而辨偽的聲音往往湮沒無聞。

“新知”之荒誕毋庸贅言,“歷史”屢屢矇騙世人讓我們看到不少人缺乏“理性”。或許“中國人喜歡歷史故事”,但勾欄瓦肆里“負鼓盲翁”的普及未免片面。而這種盲目的“跟隨性”如同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做過的實驗:把許許多多的毛毛蟲放在花盆邊緣,使其首尾相連,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毛毛蟲天生有“跟隨”性,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邊緣一圈圈地走,七天七夜之後,它們因為饑渴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

毛毛蟲的悲劇在於它們的“跟隨”性,而今天的人們對真假參半“歷史新知”的盲從,的確是一種悲哀。沒有主見、沒有定力,聽風就是雨,人家給個桿就跟著爬,人云亦云,那跟毛毛蟲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