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是你的眼》書評

《媽媽,我是你的眼》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盲人——陳燕,這本書是青少年優秀圖書之一,陳燕是一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第一位出版個人自傳的盲人,第一位盲人跆拳道手,第一位盲人獨輪騎手,第一位畫貓的盲人……還曾經寫過《陳燕耳邊的世界》等。

我是一個怕狗的人,因為小時候被狗又追又咬,所以一直記憶猶新,俗話說的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嘛。但是這本書的故事,讓我重新認識了人類忠實的朋友——狗。

這隻狗是一隻黑色的拉布拉多導盲犬作者給它取了個響亮又好聽的名字--“珍妮”,它是一隻對主人忠心耿耿的導盲犬,它是作者賴以生存的眼睛,所以作者把“珍妮”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養。因此“珍妮”把作者當作媽媽看待,因為緣分她們走在一起,她們一起分享喜悅,一起擔當,時刻不分離,共同前進,一起相攜相伴。由於作者是盲人她們在生活中處處碰到障礙,如她們無法乘坐計程車;飛機;捷運;餐廳等。這些在我們看來非常簡單事情,對於作者和“珍妮”卻是很麻煩的事。所以她們也受盡了歧視,戲弄,冷漠。但通過這本書的故事,我相信人們會漸漸接受導盲犬,慢慢的尊重它們,慢慢喜歡它們,這也是作者的初衷。

這本書的故事是以狗的心聲和想法所寫的,在這本書中把狗寫的像一個孩子,經常弄壞小孩的玩具,也會調皮,會淘氣,會玩耍。有時還會耍小孩脾氣,但有時又像大人,會形影不離的保護媽媽,會依依不捨離開多年訓練,培養和照顧它的老師。把狗寫的像人一樣有思想,有責任感。在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狗不也是每天勤勤懇懇的幫助人們看家嗎?這就是這本書寫得好,寫的出彩,寫的感人的一面,讓我們更加珍惜我們的朋友--狗,正因為這些感人情節大大吸引了我,慢慢達到作者的目的,從而讓我重新認識了這位,對人類始終忠誠貢獻一點一滴的朋友--狗。

但這本書有一個不足之處,整篇文章都是採用敘述的方式,這樣讀起來語感就不美,因多用一點修辭或者描述的方法來寫。這樣讀者在感受感動情節時,更加深刻。這樣才能使文章變得更加感人,更加吸引人。

我讀了這篇文章,感觸很深,曾經的盲人在社會很難立足,很難有工作。但在作者陳燕不斷努力下,讓很多盲人都有了工作,也讓更多的盲人能在社會中立足了,這讓我非常的感動。通過“珍妮”和陳燕的故事,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像歌德說過的一句話“痛苦留給的一切,請仔細回味!苦難一經過去,苦難就變為甘美”如今的世界,已經開始慢慢接受了導盲犬。為了讓人們更加關注盲人,一些像陳燕一樣的好人不謝努力著。

今天的結果,也正是她們不謝努力的結果,因為她們堅信,共同前進,腳步會更加堅定:相攜相伴,世間會變得無比溫馨,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