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裡的一件事初二日記600字

篇一:

去年寒假裡的一天,我和姑姑到“瓜果零售一條街”去買水果。

進入“一條街”後,我和姑姑來到一個水果攤前,趁姑姑和那個賣蘋果的人開始討價還價之機我就東瞧瞧、西看看。忽然,我發現旁邊有一筐黃澄澄的梨,賣梨的是一個年輕的姑娘,她穿者花布棉衣,兩個肥大的褲腳隨風來回擺著,看來是一位樸實的農村姑娘。

這時,一位塗著口紅的、抹著胭脂的中年婦女,還領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她們來到攤前,那箇中年婦女問道:“這裡多少錢一斤?甜不甜?”“三元一斤,很甜。”“哼!我嘗嘗。”那個婦女東挑西揀,最後,挑了一個又黃又大的梨,用手絹擦了擦,就吃起來。“媽媽,我也要!”小女孩仰起幼稚的小臉,伸出兩隻胖乎乎的小手。“小孩子能嘗出什麼味道?”那個婦女雖然這樣說,卻仍然挑出了一個大梨給了小女孩兒。

中年婦女吃完梨,把嘴擦一擦,說:“不甜,不買了!”她拉著小女孩兒正要走時,小女孩兒卻喊了起來:“甜!甜!梨子真好吃,不酸,媽媽愛騙人。”那個婦女一聽非常生氣,頓時拉長了臉,“啪”的一巴掌打在小女孩兒的臉上,“哇……”小女孩兒哭了起來,一邊哭嘴裡還一邊說:“媽媽愛騙人,媽媽愛占小便宜。”那個婦女又要打小孩兒,這時,那個農村姑娘站起來,忙走上前去攔住她,從筐里拿了幾個梨給小女孩兒,然後看也沒看那個婦女,挑起框又走向另外一個地方去賣梨了。那個婦女一下子呆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了。

看到這一幕,我的腦海中留下了兩個身影:一個是那么高大,一個卻是那么渺小。

篇二:

寒假裡,我的收穫就是學會了炒“鹽水花生”。

那天是星期六,工作了一周的媽媽一定很辛苦,好不容易有個雙休日,應該讓她好好歇歇。於是,我對媽媽說:“今天的菜我來做,就炒‘鹽水花生’吧!”媽媽說:“你就試試吧!”

我把一勺鹽放入一小半碗水裡,用筷子攪拌均勻,讓鹽融化在水裡。我把調好了的鹽水放到一邊。又把一碟花生米放入鍋里,然後把鍋放到液化氣灶上,打開電子開關,頓時從小孔里竄出藍瑩瑩的火,那火苗在鍋底周圍不停地跳躍。我炒了一會兒,哎呀,不好了,有幾粒花生冒煙了,眼看就要糊了。情急之中我想起了媽媽每次炒花生時,都點小火,我怎么點這么大的火呀!我馬上把火調小了。我又炒了幾下,想:是不是該放鹽了?我嘗了一粒花生,感覺還不行。過了一會兒,我又嘗了一粒,又覺得還不到時候。就這樣,我一邊炒,一邊嘗,嘗得我都分不清是生的還是熟的了。唉,還是搬救兵吧。於是,我把媽媽叫來,媽媽笑著說:“你太心急了炒‘鹽水花生’要有耐心,要等到花生變成紅黃色,發出香味時再放鹽水。”於是,我又開始炒起來,慢慢地發現花生漸漸變成了紅黃色,我又嘗了一粒,哇!真香啊。我把鹽水倒進鍋里。“滋啦”一聲,鍋被一層白霧籠罩著。我又開始翻炒起來。過了一會兒,紅色的花生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外套。我想:花生一定好了。我把花生盛到盤子裡。

這時,媽媽過來了,媽媽嘗了一粒我炒的花生,說:“第一次就炒這么好,不錯,不錯。”我也嘗了一粒,那花生又脆,又香,又有些鹹味,好吃極了。第一次炒“鹽水花生”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