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嘮叨八年級日記600字

媽媽的嘮叨八年級日記600字篇一

只要在家裡,從早到晚,總有一種聲音陪伴著我,那就是媽媽的嘮叨。

“超兒,快起床,再不起就遲到了,快!快!快!”清晨叫醒我的是媽媽的嘮叨。中午一進家門,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快,洗手、吃飯,書包掛在椅背上。”剛吃完飯坐在沙發上,媽媽又喊:“午睡一會兒,別躺下看書,會把眼睛看壞的。”晚上回到家,媽媽更是嘮嘮叨叨問長問短,每當晚上我想多看一會兒電視的時候,媽媽就嘮叨開了:“別看了,明天還要上學呢!”每當我做作業的時候,耳邊又傳來了嘮叨聲:“寫字姿勢要正確,預防近視!”還有什麼上課要注意聽講啦,不懂就問啦,要誠實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啦……這嘮叨就像一個沒完沒了的小廣播。

剛剛入學那陣,我真是有點厭煩媽媽的嘮叨,覺得是無聊的枯燥的。有一件事讓我對媽媽的嘮叨產生了新的認識。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出去辦事,只有我一個人在家,那時的我可樂瘋了,心想今晚在也不用聽媽的嘮叨了。誰知在做作業時我總感到少了升么,家中少了什麼呢?當我想轉過身尋找時才發現家中什麼也不少,只是媽媽不在,少了媽媽的嘮叨。以往我總是在媽媽的嘮叨中做完作業,這會兒屋內一片寂靜,我竟然手執鉛筆,呆若木雞,思維變得遲鈍了,久久沒寫出一個字。頓時,我恍然大悟,“無聊枯燥”的嘮叨原來卻是一種巨大的催動力,它引領著我上進求知,發奮學習。

那天我想了很多很多,想得最多的是博大的母愛。媽媽的每一句“嘮叨”都蘊含著愛,蘊含著她對兒子的叮囑和希冀。它是一首歌,一首用愛填詞,用心譜曲的歌。媽媽嘮叨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歌聲。每當我走出家門,走進校園時,我就會覺得媽媽的嘮叨是我奔向目標不可缺少的航標。因為媽媽的嘮叨就像一道道數學題,總是那么嚴謹,讓我馬虎不得。做每件事不得不按媽媽的嘮叨去辦。就這樣,媽媽的嘮叨使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感謝媽媽,感謝媽媽的嘮叨!

媽媽的嘮叨八年級日記600字篇二

小時候,只要一上飯桌,媽媽就開始嘮叨:“端好碗,不要亂扒,把飯灑在桌子上。瞧瞧,掉了是不?那是農民伯伯的血汗呢”。我於是用勁抓好碗,一口一口小心地扒,掉了一粒,便飛快拈起丟到嘴裡,還討好地望著媽媽,希望得到表揚。睡覺時,媽媽就嘮叨另一句話:“不要打被,不要把手放在外面,會受涼的”。一直要念叨到你睡著。我於是蜷曲著身子,把整個兒放到被子裡,一動不動。

媽媽沒有料到,兒子也有長大的一天。但在她的眼裡,兒子無論多么高大,仍是一個“固定式”,一個“常量”,一個永遠要依賴她的小孩。因此她仍是那樣:兒子出門要叮嚀,騎車要囑咐,出差要嘮叨,回家就羅嗦。在媽媽的心裡,她繁繁複復顛三倒四的絮絮叨叨,似乎永遠沒個完。隨著年歲的增大,閱歷的增多,也漸漸覺悟了媽媽的不足,媽媽的偏窄。但長大了的兒子再不會象過去那樣輕易盲目從和點頭說:“好”了。起初他是默然,繼而是淡然,接著是漠然,最後竟至於憤然了。於是,媽媽不高興了。對此,媽媽採取了兩步行動:一步是爭取輿論支持。她逢人就說:“我如今開不得口了,一開口他就不耐煩。”這樣也博得了不少人的聲援:“唉,如今的年輕人!”說著搖搖頭,還挺深刻憤怒地咂咂嘴。另一步是改變戰術,小心翼翼地嘮叨,過了些年就“作廢”了。於是,媽媽要奪回“陣地”,重樹。這樣,媽媽的嘮叨也就比以前更厲害更嘮叨了。所以,也就有了“媽媽越老越嘮叨”這個人類共同的命題。

我有時未媽媽多餘的擔心而竊笑。她老人家便嗔怪道:“你現在笑我,等你有了家,有了小孩就知道了。”接著有時那句的嘮叨:“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哪。”我便佯裝正經,嚴肅地點點頭。成家?嘿,那是幾時的事喲。

誰知,光陰荏苒,恍然自己也成家了。真怪,成了家,好像變了個人似的,自己也變得嘮叨了。想起媽媽的預言,真有點不寒而慄!當然,我這不算是男人的粗線條嘮叨。我妻子卻活脫脫是媽媽的化身。早晨上班,嘮嘮叨叨要我把領帶系正;用梳子把頭髮梳整齊,不要用手抹;去外面坐凳子要把褲子抹平,免得起皺;中午要按時回來吃飯,不回家一定要掛個電話,否則就會剩飯;路上人多,騎車要慢,車剎不行就要換……我仿如又經歷了一次媽媽嘮叨的歷程。初聽如音樂,繼而當耳邊風,接著就覺得煩躁了。於是,我對妻子說:“我剛剛擺脫媽媽的嘮叨,如今又來了個小媽媽你。看有了孩子,你不成天下第一嘮叨婆才怪哩”。不料妻子說了句:“誰叫我這么愛你呢?”

這輕輕一句使我深深一顫。是啊,沒有對你的愛,哪會對你嘮叨?繼而又想媽媽的嘮叨又何嘗不是一種愛呢?再仔細回味,嘮叨真真是一種愛,是人類母性(當然也有嘮叨的父親)的一種細膩的愛,不論家產的貧富,不論地位的高低,嘮叨是人人都可以擁有和給予的。

請理解嘮叨,請珍惜這種樸實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