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有靈

我有時會做這樣一個夢:我坐在一塊石頭上,它滿目瘡痍卻仍然堅固不為寒流歲月所動。它在山巔,山下或是奇石怪林或是白雪皚皚,盡收眼中。但我終究沒有上過那樣的高山,也沒有見過我夢中那奇幻瑰麗的景色。我沒有想到過會有那樣一塊石頭在那樣一個半山腰上等我。縱然沒有山巔,我已滿足。

竟然會有那樣一刻,我的血脈竟會生出那樣的一種渴望,我不知我在渴望什麼,我站在那巨石上俯瞰遠近。如果南方的丘陵算的上山的話,我已凌駕於眾山之上。這讓我看到世界的另一面。群山連綿不絕,環抱著一塊如同稀世珍寶的平原。那裡有生機,有生意,那是真正的生命的搖籃。

生命一詞,也許不是很恰當,應該用文明。群山真的就像一道神明立下的屏障保護著人類的文明,給了文明一個棲息的機會。使世界不像山上一樣,盡目都是山林,帶著一種蠻荒的氣息,那是自亘古以來世界的主調。相比之下,這樣一片平原所誕生的文明是否算得上是一種奇蹟。山就像是一雙手,它努力了千百次,翹首以盼之後,那滿漢淚滴的不易的成品,是否值得讓人覺得是種奇蹟。這便是文明的奇妙,莫名的奇妙。群山是文明的屏障,古來的文明屏障還有一例。那邊是萬里長城,這便是天地借秦始皇之手畫下的一道驚天動地的天地之筆,它保護著農耕文明不受遊牧文明的侵蝕。它所代表的是天地自然對文明的偏愛。山河是否也可因此認為是文明之源。我記得余秋雨老師所倡導的是將人文融入山河,因為人文是山河捧在手中細心呵護的瑰玉,歷經億萬年方才顯現的奇蹟。

誰能不因這奇蹟動容。這便是我一直所嚮往的山,帶著一股無人能擋的洶湧與浩瀚侵襲我的內心。我的雙腿竟有些發軟,我並不因此自嘲我的無用。這是一種對天山之靈應有的崇敬。

我止步於這塊巨石前,我再無法登上這神聖崇高的山巔。在我領悟了山河之浩大,文明之寶貴後,每當我看向山頂時,就忍不住生出對天山之靈的跪拜之意。我知道自己就算窮盡一生也無法征服這山了,就算是登上山頂心也不行。我在這一刻開始堅信天山有靈,就如一條盤曲的蟠龍,無人能夠挑釁。

落日給山脊披上了一層紅色的外衣。這份聖潔的崇高,竟讓我一時想不到有什麼詞能夠用來形容,它將烙在我的靈魂中,永世不滅。誰也不能忘卻這文明的搖籃在無盡歲月中的堅持與執著。它不放棄不拋棄,為世界增添了這樣一份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