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的朋友來改變你的一生

有人說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良好的人脈對一個人的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的一生其實並不複雜。回顧一下你曾經的人生經歷,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導致你現在的結果的,就是那么幾個“關鍵時刻”,我們稱之為“轉折點”。對於成功的人而言,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那幾個“轉折點”把握得比較好,導致事業發展一直呈上升狀態。

黃力泓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有250位朋友,他們分別出現在兩種場合,一個是你的婚禮,一個是喪禮,而這些朋友有80%是對你毫無幫助,他們通常不會給你正面、積極的影響,當你渴望有任何作為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澆你冷水,告訴你種種的壞處和各種失敗的可能。有20%的朋友,是屬於較積極的,會給你正面的影響。有5%的朋友會幫助你,極大地改變你的一生。所以,你應該花80%的時間與會影響你一生的那5%的朋友在一起。

這樣的言論或多或少過於冷酷,畢竟,朋友的作用並不是僅僅用來提供實際利益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朋友的幫助必不可少。

那么,我們憑什麼去結交那5%的朋友呢?當你主動去結交別人時,別人為什麼就一定會願意結交你,願意在你的人生“轉折點”這樣利益重大的事情上幫助你?

人際關係的本質之一是價值交換。雖然這話說起來比較不容易接受,但卻是當前浮躁、功利的社會中一些人內心的認知。

能否結交到對自己有價值的人,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自身的價值。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圈層,在結交另外一個人時,會判斷對方是否屬於自己的圈層,再決定是否與其交往以及交往的深入程度。如果你與對方的價值相等,屬於同一個圈層,雙方有建立人脈關係的基礎,較容易有深入合作互相幫助的可能性;如果不相等,雙方產生交集會有一定的難度。

所以,建立高效人脈的前提是認清自身擁有的價值。

擁有明確的職業生涯方向,圍繞此方向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成為有價值的人,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人脈網路。

自己不學無術,把成功寄希望於別人身上,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會導致你離成功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