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方向

夜不願為白晝夜喧囂的思考,向深處睡去之時,城市的憂鬱被抓在手上。窗外,蟠蟀擺弄著單調的鼾聲,它們不想知道,憂鬱也是一種倔強。

慵懶以及滿足也隨之睡去,而孤獨卻行走在思想的燈光之上。從靈魂深處度到指尖,直到踏遍所有帶著混凝上味道的文字。

或許是看多了書中描寫女子憂鬱、感傷的句子,或許是現實生活中碰到了太多感傷的人,也或許是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過於感性,使我變了,變得不愛說笑、不愛大鬧。變得安靜,變得只愛一個人呆著,靜靜地想著心事,靜靜地看著世事事態的變化。一時間找不到適合的詞語形容自己,形容這樣的自己。翻開書籍,看著那些描寫女子傷感、訴說女子多思的句子,感覺和自己是那么的像、那么的相似,才知道所謂那不知道怎么樣形容自己的詞語叫做憂鬱,在文章里被他們稱為傷感。就如林黛玉、如冰心。

午後,坐於一片陽光里,滿身、滿心都是那么的暖。

我喜歡陽光,不是那種特別燦爛、特別耀眼的陽光。也不喜歡那些描寫陽光強烈、燦爛的詞句。看著就有讓人刺眼、生疼的感覺。我喜歡剛升起的和即將落去的太陽,喜歡那樣的陽光,那是溫柔的,是淡淡的。可以撫平傷口,給人一種靜靜的感覺,就連呼吸也變得溫柔。更喜歡午後的陽光,那時的它褪去了中午時的強烈和炙熱,光沒有那么刺眼,那么強烈。變得柔和、變得平靜,使人感覺安逸、感覺舒心。總喜歡在飯過的午後,靜靜的、一人坐在陽光里,讓那溫和的光慢慢的灑於身上,心上。貪婪地享受著那淡淡地光溫柔的撫摸,能夠幫我褪去心上的傷,感覺那么舒適、那么安逸。所以,我喜歡淡淡,喜歡淡淡的暖,不那么強烈,卻讓人留戀、讓人貪婪。

一切事物一旦過去就會失去了它本身的美好。所以,要適可而止,要學會把握。“淡淡”一詞,是多么平靜,多么美好。它代表著擁有,而又不貪戀。就像清晨的霧一樣,過於濃重就會影響交通,影響人們出行,甚至還會造成交通事故,帶來傷害。而薄薄的一層霧,就讓人感覺置身於仙境一般,給人帶來視覺上和心靈上的美好和享受。

揮之不去的感動,是天空給予的廣闊;與之懼來的感慨,是蔚藍蘊涵的情懷。詩一般的境界,是朦朧,是夢幻,是無法遺忘的貪婪。停留在黑洞表面,是欲望的不可收撿,越陷越深,無法自拔。貪婪,在這裡得以最完美的展現。沒錯,是黑暗,吞噬了一切,卻被藍所包容,給予世人希望的色彩。但背後,是黑暗的領地,充滿恐懼!

似乎沒有過渡,要么是充滿正義的鮮明,要么是散盡邪惡的暗淡。應該是缺了點兒什麼,我感受得到,是不尋常的神奇力量,在時光中穿梭,在靈魂中體憩。注入靈魂的力量,捲走了心,將它慢慢吞噬,我不知不覺開始依賴這種感覺,不是享受,是無休止,無間斷地將心交給它……隨它吧!

我不再著戀蔚藍,我看到比它更深沉的,於是我懂了,誰說黑與藍之間沒有過度——深藍,是神奇力量的色彩,深邃,卻不暗淡。讓我無所顧及的在天際宣洩,這份力量,便是憂鬱。

黑夜,深沉的色彩,我喜歡徘徊在憂鬱的邊緣,只於瞬間,我發現自己也想改變。

不再有黑夜的陪伴,我漸漸懂了,幸福不是別人給的,善於發現快樂,幸福才會同你形影不離。

夜色已微闌。躺在床上,靜聽身邊的人輕輕地打著那抑揚頓挫的鼾,慢慢地翻過身,投降出枕頭,輕輕地墊在胸口,再扯過被子,半蒙著頭,打開我心愛的手電,或凝神細思,看著一本本渴求已久的厚的薄的書冊,或提筆沙沙,寫下一份份喜歡的憂的心情,此時,看著那一個個攜手擁擠喧鬧的精靈,在燈光下,在書頁搭就的舞台上,爭先恐後地吵著嚷著鬧著源源不斷地叩擊著眼帘闖進腦海,靈魂似已脫殼,挽著它們,飄向那靜謐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