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之美

有時候,我固執地喜歡殘缺——只有殘缺才是最美。

我喜歡秋天的殘荷,沒有了夏日濃烈的色彩,美艷的花骨朵兒早不見了蹤影,殘荷里只剩下錚錚鐵骨,任憑秋風秋雨撕裂大地,它依舊昂然地佇立在水中央。

我喜歡冬日的落葉樹,光禿禿的枝丫,直聳雲天,傲立的寒風裡,一場又一場的冬雪,將枝丫冰凍了,甚至是凍傷了,但樹木依舊頂天立地,只待一陣春風拂過,它又奇蹟般地吐出了新綠。

我喜歡一塊碎玉,它沒有了往日的光鮮亮麗,失去了主人的嬌寵,它被主人擱置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還落滿了灰塵。但它最能勾起人最美的回憶,這種美麗,讓人感慨,令人落淚。這是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壯美;這是一種“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傷感之美。

我喜歡跛腿走路去上學的女孩兒,同樣的一段路,她要比常人多走很久很久,但她每天快樂地走著,堅強地走著,一步一步走向幸福彼端。

我喜歡那個拾垃圾的老人,在風燭殘年裡,他還能拾起一塊碎紙片、一個銹跡斑斑的螺絲釘、一片爛塑膠……每拾起一件垃圾,他都像拾到了寶貝一樣,高興地笑了。他卑微地生活著,但你絲毫也不能小看他,他心裡始終裝著一個偉大的夢想。

我還喜歡折斷了翅膀的雨燕、失去了伴侶的鵝……還喜歡殘陽缺月、斷垣碎瓦……

喜歡殘缺的人,必定是有一顆美麗的心靈,心還是圓滿的。我想,塵世間,一定有很多很多的人和我一樣喜歡殘缺之美,要不,斷臂的維納斯,無論如何也不會成為人們心中的女神、愛神、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