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書而寫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能陶冶人的情操,書能感化人的一生。或許我為書而來,為書而感,閒暇時以書為伴,已成為我人生中的一種習慣。

——題記

捧一本書靜座於窗前,寫一首詩舒三天清閒,紅塵往事中總有一些回憶值得留戀,濛濛細雨中總有一些故事值得稱讚。不問世間俗事,願退隱山林,青山流水間,飲山水之泉,吸日月精華,藏天地之雲根。深山處退隱與草屋,願化為一隻蒼鷹,翱翔在碧海藍天,遠離世間塵埃。佛云:心境人自然會靜,梵語文字間,多了幾份禪意,可以說我不信佛,不信民間鬼神傳說,但確喜歡聽梵悟禪,聽梵語木魚之聲,燃一支佛香讓心隨梵而靜,讓情為此而生。

星期六的下午沒有陽光為伴,陰暗的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靜靜聽雨水之聲,心因雨而靜。坐在黯淡的房間,昔日的陽光,已成為昨天的記憶,或許是下雨的緣故,內心隨著雨水遐想,陰雨密布中尋找人間情商。書我的朋友,它清新而又淡雅、桀驁而又不馴、它柔情而又芳香。有時感覺它勇敢的像位騎士,此時我仿佛看見,在身經百戰的戰場上,它騎著汗血白馬,手握青鋒寶劍,正在奮勇殺敵。看著它冷酷的眼神,狂傲的表情,不禁在想,或許它已經習慣,習慣刀鋒劍影的生活,習慣血風血雨的廝殺。也許它已明白,要成為英雄,就要付出血的代價。有時感覺它柔情的像位女子,燈火闌珊處,一縷紅袖,彈琴撫箏,動情時跳動著迷人的舞姿,柔情時一針一線織補著豆蔻年華。

讀一段詩詞,品一段詞句,可以說我是一個感性的人。遇到一本好書總是愛不釋手,讀到情趣時總會被書中,某一個故事情節所感動,感動的潸然淚下,總愛聽書流淚,替古人擔憂。有時不禁在問,我為何而讀書,為國為己?周恩來同志曾講過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沒有他的豪言壯舉,只知道,我為心情而讀書,只有書才能看透我的內心,笑時它會陪著我笑,哭時它會隨著,我的憂傷而哭泣。人生迷茫時它會告訴我前進的方向,它會指引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克制自己的情感,如何才能不為情所傷。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能陶冶人的情操,書能感化人的一生。或許我為書而來,為書而感,閒暇時以書為伴,已成為我人生中的一種習慣。茫茫大海,滄海之沙,為書而感,為情而發,不求讀書給自己帶來多少才華,只想心隨書走,走到書的深處,走向書的海洋,在海洋之處願化作一縷清風,撫海洋之水面,撫書之頁面,讓清風帶走書的草香,讓心隨風飄向,知識的海洋。

合上書,讓疲勞的眼睛休息一下,看著窗外蒙蒙的細雨,不禁在想,或許因該出去走走,帶上一把雨傘,漫步在雨水之間。尋找書的韻味,尋找泥土的芳香,讓雨因書更加美麗,讓草因書更加茁壯,想到這走出了家門,漫步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