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天都當成你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這雖是一句十分通俗的老話,卻蘊藏著世間真理:一個良好的家規能陶冶出一種良好的家風,能鑄就一個良好的家庭!

思考一下,圓規為什麼能畫圓,而我們不能?因為圓規腳在走,心在定;而我們雖同樣的腳在走,可心不定,心裡一直都沒有前進的方向,只能在人山人海的十字路口不停的徘徊,不斷地猶豫,只能讓最後的結果一塌塗地,錯失良機,悲守窮廬!試想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你還會猶豫下去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你不會。人在猶豫的過程中,總是潛意識的以為還有很長時間去思考、分析,其實不然,歲月和機會都不回去留戀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所以人們只能被迫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最有利的判斷,才不會錯失良機,令自己後悔一生!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相信生活會變得充足無比!

清晨時,伴著照射進來的第一縷陽光,早早起床,拉開窗簾,伸個懶腰,打個哈欠然後開始我新的一天的生活。到了學校,我不會在抱怨一節課有多么的難熬,不會再嫌棄一天有多么漫長,不在腹誹學校的老師多么霸道,不在埋怨學校的飯菜有多么難吃,只覺得習慣就好。不再認為學校的東西刺目,不再認為學校的嘈雜聲刺耳,不再認為學校的空氣刺鼻,不再覺得學校的記憶刺痛,只認為順從也罷!再次回到我躲避風雨的港灣時,母親還沒有下班,這間屋子,沒有她的身影,卻有專屬她的味道,和專屬她的我,飯桌上,有她忙中抽空做的飯菜,這種“不見其人,先見其物”的生活方式不知以維持和還要維持多久,自然是越短越好。吃過了晚飯,便去寫作業,然後複習今天的功課,如果時間足夠充分,還可以接著把明天的功課預習,,以備不時之需,不是常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嗎?知識是學不完的,所以才有學無止境這一學說,同樣,工作也是做不完的,所以才有工作是人一生的事業的話題,每次看到累得筋疲力盡的母親,也總是難免會有些心疼,虎毒不食子更何況母親還並非惡畜一類,她是個母親,我最親的人,天下最棒的母親。儘管如此,我也不會去和她主動可以談論這個話題,因為我知道,如果不是因為我,她又何苦這么累,且不說這個,當初也是我再三鼓勵她要努力工作,不應虛度光陰。如今又有什麼資格來阻礙她呢?但是,我還是想為我這顛三倒四的想法做些什麼,細細斟酌後,脫口而出的一句:“媽,如果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你還會繼續工作嗎?”這個問題問得既幼稚又長遠,母親思考一下,說“也許會,也許不會。”“什麼意義?”我搞不懂母親話里的意思,母親解釋說“也許會是因為對於工作我是絕對忠誠的,我相信我會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堅守在工作的崗位,也許不會是因為媽媽想在看你最後一眼呀,並且你還小,還有很多事需要我交代???????”母親後來說些什麼我早已聽不清,只是眼睛的濕潤讓我心裡的風雨變得更加猛烈,思潮的浪花,一次次的拍打在我的胸口,我覺得感動,覺得知足,覺得幸福,更覺得釋懷!我興奮、激動,第一次認為母親的話對我有這么大輻射力,但是這種感覺,卻並不討厭呢。

家規不是人類的奴隸,但是人類卻可以嘗試依賴家規。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這會是最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