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寬容

寬容,顧名思義便是原諒、饒恕、不予追究。海爾普斯曾經說過:寬容是人類文明的唯一考核。由此可見,寬容在人際交往中占據著多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也應以寬容待人。

當別人無疑間踩痛了你的腳時,你是不依不饒的與其糾纏理論還是寬容的一笑而過,全在你對寬容的理解與把握。這樣的例子實在是舉不勝舉,幾乎所有的名家在這一方面都可以做我們的榜樣。

一代文豪魯迅先生一次獨夜行,路遇一醉鬼強拉著魯迅為其修鞋,魯迅見狀不氣不腦,甘願為其服務。魯迅事後談及此事也總稱“人孰無過”。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是這樣一位有著大氣量的為人,一次一位理髮匠為總理理髮時,因為過度緊張,手一顫,不慎將總理的頭皮蹭破。周總理故作無恙,事後也未向他人提及此事。

難怪我們平時總說“宰相的肚裡能乘船”,既然我們知道了這樣做的優點,為何不積極的去仿效呢?假設當時二人都對使他們受傷的人破口大罵,命人嚴加懲處,這樣不僅會使兩個年輕人心裡蒙受更大的負擔,甚至會改變二者的命運,更是跌了兩位大家的身價,造成一個兩敗俱傷的後果。而因為寬容,輕而易舉地實現了兩全其美。還是中國的古諺解的好:忍一忍風平浪靜,讓一讓海闊天空。

雨果曾經說過最高貴的復仇便是寬容。用良知的感化取代以暴抑暴,以一種平和的方式使犯錯者的內心產生懺悔是處理此類問題的最好方式,從而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友愛,讓人世間真正達到“真、善、美”的境界,往往只需要一顆寬容的心。

不多寬容也許遵循一定的原則,沒有批判性的寬容就是縱容。這種行為不僅無法體現人文和諧,反而是一種精神的墮落與悲哀,所以寬容之前尚需三思。

一隻腳踏扁了紫羅蘭,它卻把幽香留在了腳跟,這便是寬容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