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老房子

六月的最後一天,我在印度巴瓦納項目像往常一樣跟國內的母親打個電話保個平安或聊聊家常,電話中聽到母親告訴我,漢口航空路電力公司大院的房子要拆遷了,家裡只有嫂子一人,哥哥還在越南項目工作,我心中隱隱約約的感受到母親憂鬱和無奈的話語。我知道,母親在這個電力大院居住了大半輩子,如今要拆遷了,心裡總是很失落,畢竟她是一個快要八十的老人了,不知道還能活著回到重建家園的地方。一霎那,我的思緒也跟著母親的話語回到了那個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家。

漢口電力大院始建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1959年,坐落在武漢最繁華的漢口江漢區航空路,該地段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綠蔭的小道,幽靜明亮。周圍有同濟醫科大學,地質工程學院,武漢空軍後勤部為伴。1975年,國家中南局下屬的湖北省電力局新成立了分公司;湖北省電力建設工程公司。七層高的辦公大樓就座落在這片土地上,後來又在旁邊陸續建起了二棟七層高的居住樓,這在當時來說是周圍最高的建築,很是氣派。說它是那個年代的高檔住宅也不算誇張,因為,當年能在這二棟樓房居住的多是經理,書記,總工,還有省電力局離退休的領導幹部。

1975年夏,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兄妹四人,高高興興遷入新居,從那時起至今四十年,我們兄妹在這裡長大成人,成家立業。老房子見證了我們這一個普通百姓家庭,在漫長的社會變革風雨之中,歷經演繹的許許多多故事,記載了我們一大家人跌宕起伏的生活經歷和所有的悲歡離合;屋子裡的每一寸地面,都深深地疊印著我們全家三代人的足跡,每一寸牆壁,都密密麻麻收錄了我們全家每一個人的聲音。

多年以後,大姐出嫁了,跟她老公到了廣州生活;二姐出嫁找了本系統的人,在大院內分得一套小居室;後來哥哥結婚了和父母親一起住在這套房子裡;再後來我也結婚成家了,搬出了電力大院獨立生活。而今一朝拆遷,這些生活記憶的載體,都將碎落於殘牆斷垣的廢墟之中而無從撿拾

很快,我匆匆忙忙的收拾行裝回國,趕到母親的家。看到電力大院這歷經了四十年的風雨二棟樓房,越來越老了!真的是讓現代的年輕人無法喜歡,於是就有分房買房的人家,陸陸續續搬離走了。如今這裡慢慢地基本上成了退休老人和中產階級者的居住地,而父母的鄰居們,那些老房子最後的堅守者,其生命之舟,也同樣敵不過自然的風雨。也許,隨便某一個早晨和夜晚,經常會有一個再也站不起來的老人,永遠告別老房子。

雖然,我在心底承認,這老房子無論外觀還是內在,早已衰老破落的如同耄耄老人,不忍目睹。多少次回家看著母親那白髮蒼蒼的臉,望著老房子斑駁的灰牆,腦海中立刻就會浮現出,住在這裡尚健在的、那些曾經為電力事業貢獻一生的鄰家叔嬸大爺大娘們蒼老的面容。

真的,想起這些,我很傷感!無法釋懷的傷感!

如今,老房子即將成為歷史,老房子的時代,其實是屬於父母輩的時代!

我們這代子女在這電力大院裡面,被父母親養育長大成人,開枝散葉。而後,在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生機勃勃的奔波忙碌,或輝煌或尋常地活著,書寫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這令老房子裡的每一個父親母親們無比欣慰,不僅如此,他(她)們在這裡度過的歲月,是他們最美最充實的年華。作為五十年代的年輕人、六、七十年代的中年人,我們的父親母親們,曾經無比真誠地為共和國的電力建設,無私奉獻和工作,這座和共和國同齡的美麗城市的歷史,就是他們人生的豐碑,而這一點,並不需要過去和今天的任何人首肯。

如今,這一片電力大院的老房子真的就要不復存在了,這意味著,老房子的歷史再也無法延續了。假以時日,政府承諾三十多個月之後,這裡將建起比當年更加漂亮的高樓大夏。

只是,那將是屬於另外一個全新的時期了。

而我,和許多在電力大院老房子裡生活過漫長歲月的人,此生永遠不會遺忘的是;無數個夜晚,老房子的每一個視窗里,都會散發明亮而溫暖的燈光,無數個年節假日,老房子裡都會飄揚出歡聲笑語。

別了,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