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夢想,有人嘲諷,有人行動

來自佛羅里達的九歲女孩雷切爾·惠勒登上演講台,在上千個成年人面前鄭重許下承諾:“我承諾幫助這些可憐的兒童,給他們蓋十二座房子,讓他們有一個溫暖的家。”

這是在海地舉行的一個慈善聚會,雷切爾是跟隨母親朱莉來的。雷切爾稚嫩的聲音清晰地傳進每個人的耳中時,人們在感動之餘,並沒有把這個小女孩的承諾當真,這其中也包括雷切爾的媽媽朱莉。事實上,朱莉甚至不確定女兒是否真正理解他們正在討論的問題。

第二天早上,當朱莉理所當然地等著雷切爾回到牛奶麥片、粉紅色蝴蝶結的生活中時,卻驚奇地發現:雷切爾把聚會上的承諾寫在了自己臥室的牆上。幾乎一刻鐘也沒有耽誤,雷切爾開始了將夢想轉化為現實的行動。她自製了許多卡片和簡易玩具,在學校和街道上兜售。她把賺來的錢放進一個盒子裡,盒子上寫著“雷切爾的承諾”。

朱莉被女兒感動了,她和丈夫加入了進來,烘烤蛋糕,調製熱朱古力,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募集善款。雷切爾還給親朋好友發去郵件,呼籲他們援助。她甚至走進咖啡廳,站在椅子上向陌生的人們介紹自己的計畫。

儘管如此,盒子裡的錢離蓋十二座房子的目標依然非常遙遠。

雷切爾的字典里沒有“放棄”這兩個字。對於她來說,夢想是一個對未來的承諾,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在父母的參謀下,雷切爾制訂了行動計畫:去佛羅里達州西岸華人商會尋求募捐。在這裡,雷切爾在兩百多名商界人士面前完成了演講,並高興地收到了十五張數額不小的支票。

隨著報社和電視台的介入,雷切爾的故事越傳越遠。人們被她的夢想,更多的是被她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感染,紛紛加入籌款隊伍中。就這樣,在她許下承諾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雷切爾超額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籌集到了建造十三座房屋所需要的款項。她將款項交給世界糧食濟貧組織,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承諾。

雷切爾並未就此停止,在接下來的三年里,她繼續籌到了二十五萬美元,為海地的萊奧甘村又建造起了十四棟新型防震水泥結構的房屋。一共有二十七個家庭入住了新家,其中包括三十二名兒童。村民們將這裡命名為“雷切爾村”。

2024年5月,十二歲的雷切爾第一次來到了“雷切爾村”。村民們高舉著寫有“感謝雷切爾”的牌子,當地的女孩們簇擁著她,爭相去摸她那頭漂亮的金髮。雷切爾歡笑著,和村民們一起感受著他們的喜悅,同時清楚了自己下一步應該做些什麼。

她說:“我很清楚無法在一夜之間改變海地,但只要我繼續做下去,情況總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