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地學著飛翔

“魯迅”這一筆名是魯迅在發表《狂人日記》時首次取的,當友人問起筆名的含義時,才知道:“魯迅”的“魯”是愚魯之意,而“迅”是要比常人更勤奮的意思。當時他還大聲說道:“我寧可不要過人的天賦,也要笨拙地學著飛翔!”

沒錯,愛因斯坦也曾提出一個等式:成功=勤奮的努力+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由此可見,成功不會被天資所左右,而在影響是否成功的因素中,努力的程度卻位居首位。

曾國藩兒時頭腦愚鈍。一次,家中進了小偷,拿了東西後方要離開,曾國藩剛好回家,便藏了起來等到深夜再走。這時,曾國藩開始背文章,他反覆朗讀,一直到深夜。小偷終於不耐煩了,站在曾國藩面前,背了一遍文章,然後破門而去。

其實,曾國藩的天資並比不上小偷,但是由於曾國藩苦讀到深夜的勤奮,才能造就一個連毛澤東都不禁嘖嘖稱讚的大學問家;而那個小偷不勤奮的事實,也恰恰就注定了他只能是一個小偷。這就表示,勤勉可以補拙。然而,用來彌補愚鈍的勤奮同時也需要積極尋求方法。

梅蘭芳曾經由於眼神呆滯而被辱不能唱戲,於是他三天三夜廢寢忘食,終於想到了方法。自此以後,他每天都看漫天飛鳥,水中雜魚,眼睛也隨著它們的運動,越來越靈活,越來越有靈性,最終成為了一名大師級的人物。

笨拙地學著飛翔,也便是如此。

日本曾經的首相田中角榮,兩歲的時候得了口吃。為了改掉口吃的毛病,他經常獨自一人進入深山,一會兒唱歌,一會兒念繞口令;每當學校有表演活動,他都努力爭取主角的位置,來念更多的台詞。最終,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

綜上所述,一言以蔽之,曰:“勤能補拙也。”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著很高的天賦,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勤奮來彌補某方面的缺陷,從而提高效率,增進學習效果。即使有著很高的天賦,也要把自己當做笨拙者,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大程度上的提高。

能夠笨拙地學著飛翔的人,豈能稱作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