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守望者

一顆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頭頂寂寞燃燒

麥地啊,人類的痛苦

是他放射的詩歌和光芒

有時我孤獨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麥地夢想眾兄弟

——海子

這是一本曾經風靡美國大中學校的書。霍爾頓是一個年僅16歲的中學生,公然與老師作對,四門課考試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在別人看來,霍爾頓無疑是個壞學生。

然而讀完這本書你會對霍爾頓充滿同情和理解。人活著除了物質生活外,還要有精神世界,而且在一個比較富裕的社會裡,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儘管霍爾頓處在繁華的都市,都市中彌散著喧譁,但物質生活的充足卻滿足不了他的精神世界。於是他選擇自暴自棄,他蔑視學校,將學校視為虛偽之地,他選擇用頹廢的面貌來回擊這個虛假世界。他不願只為將來買輛凱迪拉克而活。霍爾頓消磨時光,逛夜總會濫交女友,糊里糊途地召了妓女,與虛榮的女友摟抱。一種頹廢的生活在他身上上演,這不免讓我們聯繫實際想到我們現在的中學生。他們把父母的恩賜,當作揮霍青春的資本;視老師的細心教導為無聊之舉,把自己混入煙燻酒醉的世界,與不良少年同流合污自以為有個性,卻不知自己早已不是那個單純的他。我不知道現在的中學生是否擁有和霍爾頓一樣的嚮往:嚮往孩童般的純真,尋求真正的生活,擺脫這個金錢至上的世界,不想做個惟命是從的脆弱孩子。霍爾頓也有單純的願望: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地里做遊戲,成千上萬個小孩子,周圍除了他沒有其他人,站在那混賬的懸崖邊;他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他得把他們抓住:每天干著這些事,他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一個非常單純的願望。精神上的空虛與現實的富足產生極度矛盾,無法調和,霍爾頓最後躺倒在精神病院裡。

《麥田裡的守望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父母一味的施壓並不是良策。曾聽同學說過,另一所重點高中的一些學生家長代表竟向學校提出多增加一些假日補課的要求,最後還是因學校老師要外出教研而沒有採納這個建議。這不免讓我覺得可笑,難道在強壓下壓榨出的果汁就比平常榨出的果汁更可口?俗話說:“狗急了還會跳牆。”我想這是社會上為什麼會有像霍爾頓一樣的學生的原因吧!叛逆的外衣里包裹著的是成人世界對少年心靈的擠壓。

另一方面,肯定也與學生自身有關。往往現實與理想存在著差距。一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塊麥地,呈現的是麥地般的空曠和守望的孤獨。然而沒有正確認識麥地就會走上極端,也許也會像霍爾頓一樣躺倒在精神病院裡。人不可能只有一條出路,在現實與理想衝突時,我們應該抓住任何一絲能將理想轉化為現實的可能,輕言放棄或是無意面對那隻怪我們所經歷的困境太少。

誰不曾是麥田裡的守望者?只是有的人因叛逆而尋找,尋找無果而成了一隻迷途的羔羊。

“一顆放射光芒的星辰。”如果我們真的嚮往那星辰,為何我們不執著追求那片麥地?

後記:麥地啊,人類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詩歌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