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不應只在成功後

一個人成功了,出名了,於是鮮花、掌聲、讚美接踵而至,以告慰他之前所付出的種種努力,甚至之前的汗水和血淚,也在此刻一併勾銷了。

這是慣有的場面,此刻的人應當盡情享受成功。但我總覺得不對勁,是的,在這本應高興的時刻,說這話固然很掃興,但我要說,我一定要說。

有人說,讚美並沒有必要,那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成功之後的讚美。這不能算錯,但至少不全面。

成功之後的讚美雖也不乏發自內心的肯定,但總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一層世俗的功利性色彩。就如一塊鏷玉,或多或少總會有一些雜質。

不能說是玉了,玉是貴重的,成功之後,簇擁而來的讚美鋪天蓋地般湧來。“物以稀為貴”,讚美也是的。一多,便顯得有些廉價。且讚美的潮水能否使勝利者沖昏頭腦,止步不前,亦很難說。

成功總在風雨後,讚美總在成功後,這似乎是一條亘古不變的定律。

不!這不是真正的讚美。真正的讚美應當是趕在成功之前的,給苦難的心靈一點慰藉,而這正是其萬分貴寶的原因。

還記得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吧?鍾子期雖只是一介樵夫,但他懂,懂俞伯牙的琴弦韻律,懂俞伯牙的泰山江河。正因為有了知音的讚美,才有高山流水的天籟之音。

還記得徐庶薦孔明的故事吧?“臥龍鳳雛者,得一可安天下也”,正因為有了徐元直的讚美,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才有了孔明神機妙算的種種佳話。

還記得列夫·托爾斯泰的《童年》吧?當年,名噪一時的屠格涅夫偶然看到這篇小文章時,竟親自拜訪托爾斯泰,並對他的作品大加讚賞。正因有了屠格涅夫的讚美,才使托爾斯泰點燃了寫作的火花,自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竟順利躋身於世界文豪之列。

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如果說成功之後的讚美是溫床,是泥淖,是夢想的棺材蓋,那么於成功之前的讚美便完全反過來了:它是成功的催化劑,是揚帆小船稍欠的一股東風,是即將跌倒時的攙扶,是重燃信心的火焰,是雪中送來的暖炭,是久旱的禾田逢甘霖,是……

總不可抑制地想起梵·高,一聲槍響,一代藝術天才倒在向日葵叢中。若不是精神極度抑鬱苦悶,一顆巨星不會就此隕落。上天真是諷刺,他活著的時候,不僅得不到半點讚美,反而是倒彩一片。待他死後,他的畫——幅幅都價值連城。當狂熱的收藏者不惜拍出億元天價買他人畫時,他墳前的白楊已有一抱粗了。

是的,太晚了,一切都晚了。姍姍來遲的讚美,只是徒增傷悲。哪能怕再早一點,在他有生之年聽到人們的讚美,梵·高也許就不會英年早逝,該有多少珍品傳世。

讚美不應只在成功後,成功之前的讚美更顯得彌足珍貴的。讚美,有時只是一個肯定的眼神,一次情不自禁的鼓掌,卻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不要吝惜你的讚美,給那些正在途中的追夢人多一點鼓勵吧,相信成功的那一天一定會屬於他(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