蹣跚學走路

一個小女孩在學步,蹣蹣跚跚、踉踉蹌蹌,一不小心碰到一塊並不很大的石頭,於是她嬌氣地哇哇大哭,哭的同時把視線投向身邊教自己走路的父親,然而父親卻執拗地把臉扭向一邊,於是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不得不用手撐地,艱難地爬起來。在她站起的一剎那,眼睛裡透出一股子倔強。

這個小女孩不是別人,就是我。從我呱呱落地開始,父親就是用這樣異乎尋常近似殘酷的教育方式來訓導我,用他的話說是磨鍊我。他只告訴我,只要努力一切都能做到,苦盡必甘來,前面有路得自己走。於是我幼小的心靈里便埋下一種信念:坦途在前,不必為一些小障礙而停滯不前。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慢慢長大了,也開始真正理解了什麼是障礙,不對,那不是障礙,是山,是一座座不可逾越的山。

進入國中以後,學習生活變得異常緊張。每天早晨五點多,鬧鐘就會準時將我喚醒。我必須一個鯉魚打挺迅即從床上起來,急匆匆地吃早餐,然後拎起書包往學校沖。每天,有做不完的作業,熬不完的夜。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越來越重的學習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感到“障礙”真的是降臨了。

我多么希望能回到幼兒時代,希望在這平淡如水的生活中體驗出一絲樂趣。然而,殘酷的升學壓力不允許我這樣。望著前面橫亘的高山,我厭倦,我痛苦。鬱悶中,我偶爾又想起幼時學步跌倒再爬起的情景,我隱約看到一個臉上掛著淚珠卻又執拗地用盡全身力氣站起的小女孩正滿臉微笑望著我呢。

“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為了一些小障礙而不走路呢?”忽然,魯迅這位睿智的先哲的話又飄至我耳畔,那么清晰,一字一句地震顫我的心靈!坦途在前,我必須前行,忙碌、勞累、疲憊,這不過是一些小障礙,前面就是坦途,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山的那邊的迷人的海”。

要望見這海,要走上看得見海的坦途,我必須堅持,必須先淡定、從容地走在這布滿障礙的山路上!

小女孩不再趴在地上悲戚,她依然如幼時一樣地執拗地站起來,站在這前行的堅實的坦途上,她在幸福地微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