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毛澤東

2024年10月11日,中國作家莫言獲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多么振奮人心的一個訊息啊!莫言可沒有因此而驕傲,反倒說:“很多作家都具備了獲獎的資格……”是啊,一個不懂得謙虛的人又怎么能成功呢?

成功源於謙虛,謙虛更能為成功增光添彩。

翻開歷史,有多少人因謙虛流芳百世,永載史冊;而又有多少人因驕傲遺臭萬年,悔恨終生……

三國期間,劉備三顧茅廬已成為一段佳話。他沒因諸葛亮身份低微而居高臨下,而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一次又一次的去拜訪。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誠心所感動,答應為他奔走效勞。劉備的誠心和謙虛換來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赤誠之心,成為彪炳史冊的美談。

相傳我國著名詩人白居易,每當做好了一首詩,總是先念給牧童或老婦人聽,然後再反覆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拍手稱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這樣一位著名的詩人,並不因牧童和村婦的無知而輕視他們。因為他懂得真正的文學作品,必須得到人民的承認,所以他虛心求教於人民,才使他的詩通俗易懂,被後人稱頌。

謙受益,滿招損。

仲永被人稱為神童,卻因驕傲不繼續學習導致長大後一事無成;龐涓因驕傲而被孫臏軍隊亂箭射死;李自成因驕傲而最終失敗……

謙虛使人獲得成就,贏得別人的稱頌;驕傲令人不思進取,導致不良後果。這充分說明:虛心,是取成就的第一步。

稻穀低頭,是為了傾聽小草的細語;

葵花昂首,是為了傾聽陽光的教誨;

竹子肅立,是為了傾聽風的忠告。

低頭不是服輸的標誌,而是謙虛的表現。讓我們養成謙虛的美德,做一個像莫言一樣高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