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邂逅

多年以前的一堂語文課上,我們讀到了岳飛的《滿江紅》,老師朗讀時的悲壯神情至今記憶猶新--“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心底某根柔軟的弦在那一刻被輕輕觸動。岳飛一生精忠報國,未及白頭,以“莫須有”的罪名慘死風波亭,怎不令人悲切?讀他的《小重山》,“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更是莫名地悲傷。美麗的邂逅,一生的情緣。

讀李清照的詞,我看到了一位屹立在黃花叢中的亂世美神。她本是名動京城的才女,無憂無慮的少女情懷在“沉醉不知歸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中一覽無餘。覓得如意郎君趙明城後,雖不能長相廝守,但濃情蜜意也在“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中悄悄透露。只是,在經歷了國破、家亡、夫死的慘痛人生後,她的生活一落千丈,“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然而每次讀到她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總覺得,若非生不逢時,她定是叱吒風雲的巾幗英雄。

讀蘇軾的詞,我看到了一位沉浮在宦海中的曠世奇才。被貶黃州,他夜遊赤壁,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風雨忽至,他泰然自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身處困境,他力求振作,“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他有豪情壯志,“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也有兒女情長,“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笑泯恩仇。

樂觀、曠達、笑傲蒼穹。就在某個秋日的黃昏,行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頭,突然就想起了納蘭容若的“沉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時光匆匆,物是人非,多么真切的感受啊!“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終於能讀出詞的一些味道,事實上,沒有切身的痛,哪能讀懂詞人的恨,能說出的愁便不是愁,真正的愁大概是“欲語淚先流”是“欲說還休”,最終卻轉頭看向窗外,淡淡地說一句“天氣涼了,好個秋天”,那該是飽經滄桑後的淡然,是洞悉人情世態的平靜。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情願這一生都在夢裡,永不醒來。情願迷醉在詩詞中,敢愛敢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