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迢遞隔重城

空氣潮濕凝重,天色也愈發陰翳,似在醞釀一場聲勢浩大的雷雨。站在陽台,感受著微風吹拂,水汽沁潤臉頰,心想,讓雨水來得再快些吧,讓清泠的雨聲澆滅塵世的喧雜,讓草木的清香溟濛炎夏的燥熱,心情亦如被雨水滌洗過的那一抹亮,翠了青春,翠了華年。

站在陽台,總會不禁向西處遙望,蔥蘢葳蕤的植被似一扇青碧逶迤的巨大屏障,又如造物者遺留在人間的一把鮮妍摺扇,純淨的看不到一絲黯淡。無論有無心事,只要放眼望去,便覺清涼怡神。

當雨瓢潑而下,經風吹拂,又有了不同景致,如霧氣升騰,又似煙雲飄忽,心裡暗自驚嘆,這會是大地溫熱的吐息?夏日的雨,不似秋雨連綿濕冷,它來時洶湧,去時無聲,快意的清涼伴著雷鳴澈入心底,久久不散。

雨後,雖無蒼蘚盈階,落花滿徑,卻是雲水從容,簡淨清涼。若是在家鄉,我定會沿著清澈的湖水忘塵而游。猶記得中學時,每月僅有兩日閒暇,而我總會騎上腳踏車,聽著舒心的曲子,漫遊於湖畔,任流光拋擲,亦不願挽留。面前的湖水由清風乍起到無波無瀾,一顆心,亦漸如止水,平靜安然。

湖裡遍植蓮花,將空氣微醺,不知不覺間,便醉了心。遠望去,田田荷葉間的點點紅蓮,其淺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鶴頂之珠。近處旖旎的白蓮,似幽蘭不驚,如美玉無瑕,具松柏之骨,蘊桃李之靨,有風即作飄飄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片片芙蕖,紅白交錯,濃淡相宜,從容嫻雅,逸致無窮。

湖畔每隔不遠便會有一處售賣蓮蓬的小攤,而我總會將攢下的一部分零錢換取數十支,滿載著清喜而歸。翠綠的蓮蓬細緻而豐盈,亭亭玉立,可與春花媲美。輕輕剝開點綴其間的蓮子,可煲粥,可煮茗,可生食,退暑生涼,口齒生香。每次我都會留下兩三支,尋來瓷瓶,注入清水,將其妥帖安放在床邊。淡淡清香,伴著窗前的月光,微涼了時光,亦沁潤了夢。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青碧的荷葉似女子的羅裙,在清風的輕拂下,裊娜生香。點點玉露玲瓏晶瑩,點綴其間,襯得荷葉愈發鮮活撩人。幼時,因貪玩折取湖畔觸手可及的荷葉,被枝莖上堅硬的密刺劃傷,自此,再不敢隨意觸及,只是遠遠地看,淡淡地品。

之後,讀到周敦頤的《愛蓮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覺有理,想必他也定是被荷莖上的密刺扎到過手,才有此嘆。而今,懂得了佛的悲憫,蓮花的潔淨,方知“出淤泥而不染”的真諦,荷花是有靈性,有慧根的,含著淡淡的清香而來,予人以安寧,予己以清歡,待到歸去,亦在泥淖中自發幽香,不蔓不枝,世間污穢在她眼中,皆是慈悲,她願用一生的明澈換取眾生的清寧。故而任何隨意的舉動,於她,都是一種褻瀆。

亦是一次環湖而游,記得天空飄起了疏微的小雨,落在臉頰,如一個清涼的吻,頓時消散了炙夏的暑熱。當時看到水面上被雨點漾出的水圈,荷葉邊被驀然驚動的小魚,心神亦隨之歡騰雀躍,竟也學著古人有模有樣的賦起詩句來:“風動荷生香,柳醉雲微涼,雨兒戲魚兒,水面漣漪漾”,之後頗感良好,拿去給父親看,方知作詩也要講究平仄與格律的,最終,雖以失敗告終,但每每思及,都會被自己的天真逗樂。

不知不覺間,早已習慣了一個人靜靜地游湖,靜靜地聽雨,靜靜地思考,那是一種美麗,亦是一種情致。是蓮花讓我懂得了慈悲,是雲水滌去了內心的浮塵。如今,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留一份獨處的時光,一份淡然的心境給自己,歲月安然,我亦無恙。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此刻,面前雖無家鄉那一湖清澈的水,一片恬淡的香,卻因了一場淅瀝的雷雨,有了清涼。無蒂的相思隨著過往的風,穿過雨簾,去了不知名的地方。遠望去,那扇蔥蘢葳蕤的翠綠屏障,依舊自適安然,漸漸地,一顆微瀾的心,亦歸於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