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敵,別人家的孩子

不知別人是不是,反正我是,這個人仿佛一生都要與我作對,我考80他肯定是85乃至更高,我第二他就一定是第一,他永遠都比我好,這絕不是自卑,而是事實。

直到現在,他仍是我的敵人,他跟了我整整6年,在我的印象里,他永遠都是只會學習,從來不貪玩;他尊老愛幼,可以說是品學兼優,所有人都喜歡他。他如果是鮮花,我就是“無名的小草”;他如果是一泓清泉,我一定是一窪死水。他的名字叫“別人家的孩子”。

“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試幾乎都是一百分,我對他是敢怒不敢言。他不論天氣怎么樣,哪怕是下冰雹都會給媽媽買早點,他仿佛超越了年齡極限,他四歲就會洗衣服,6歲就會買菜做飯,8歲就是全校第一。媽媽總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小孩,長大以後,不是劍橋就是哈佛!你,哼!連個廈門大學都不一定考得上。”

“人家的孩子”與我雖從未謀面,但最好不要讓我看見他,因為他,媽媽就總是拿我和他比,每次都把我比得一無是處、面目全非。假如我見到他,一定會對他大打出手!讓他在咱媽面前說:“我不如您家的小孩。”

“人家的孩子”的存在與我就像是一部電影叫《宿敵》,從我一生下來就存在著,與我不共戴天!媽媽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小孩……”之後便是一連串的他多么多么優秀,我多么多么差。我每次都會生氣地向窗外發獃,心想他長什麼樣呢?

他說錯話叫“童言無忌”,我乾錯事叫“三歲看到老”;他調皮搗蛋叫“活潑”,我不聽話叫“頑劣”;他玩電腦叫“勞逸結合”,我亂跑叫“有多動症”。我永遠都搞不明白他為什麼那么完美,老師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難道老祖宗502024年提煉出來的哲思之言就被一個14歲的小孩——“別人家的孩子”給打破了嗎?

“別人家的孩子”總能上一中的農村班,而我,連一中的普通班都不一定能進得去。我打心裡問蒼天,問大地:“別人家的小孩”你在哪?你長的什麼樣?你的學習成績為什麼那么好?有什麼秘密或者方法,可以告訴我嗎?

我也曾問過媽媽,他長什麼樣?只是媽媽以沉默回應了我的問題。

在成長的道路上,會不會有幸遇上這個讓我整個童年都過得不愉快的人,雖然結果未知,但我知道只有在成功以後才有資格、有資本與他抗衡,到那時也許他會被我打敗,但人生的角色將會互換,我成為了“別人家的小孩”,成為了其他家長用來和小孩相比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