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家鄉景

家鄉揚中,一個並不算大的城市,一段並不算長的歷史,卻在我心中留下了最美的風景,刻下了永恆的記憶。

國小六年,都市高樓見過不少,名勝古蹟玩過許多,卻從來沒有替換城北公園在我心中的位置,畢竟,它記載著我每一次春遊的記憶。

從正門進入,走過一段樹木蔥蘢的水泥路,一片開闊的草地便熱切地向你招手。我們便從這片綠色地毯,步入了兒時的天堂。

我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隨意的笑話逗得大家笑成一團。嘴裡叼著,手裡抓著,各種各樣的美味食品,吸引了吃貨們你追我趕。又或者浩浩蕩蕩的一個大部隊,一大群人隨著那圓溜溜的足球滿草地的跑,即使這裡連一個球門也沒有,我們也能像模像樣的扯著喉嚨喊著:“傳球!”“射門!”看似雜亂的比賽,其實在我們心中,它擁有一個永恆的規則:開心。

草地旁便是一片江南的湖。它真的是江南的湖!氣質與江南少女無異:俏而不嬌,清秀靈動,看似一言不發,少言寡語,如若細細品味,便有無盡的絮語向你的心海涌去。

走近細看,發現這湖竟亦是位技術高超的舞者。風兒輕輕演奏著春的鏇律,她便伴隨著翩翩起舞,將自己的長裙甩出條條褶皺。她跳躍,裙擺便隨著她曼妙的身姿上下起伏;她碎步,那鑲著鑽石的石榴裙便成了一片蕩漾的海,在上下起伏之中,那顆顆鑽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她動,裙子便成了一朵碩大的鮮花;她靜,裙子就化為了映照天光雲影的一面鏡子……

沿著湖邊的羊腸小道,燦爛的陽光透過樹葉,漏下點點光斑,為你指引道路。順著這天然的路標望去,一座古樸的亭子掩映於樹叢之中,這是一座仿古的小亭子:傘頂蓋,翹角邊,帶有古風的水榭。

坐到木質橫椅上,閉上眼,只要靜靜地坐著,用心感受,便會不由自主地,被它的無限內蘊深深折服。“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訊息。”這或許是李太白的鐘愛之物吧?“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又或許是杜子美靈感的源泉吧?“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這是不是李清照情感萌動的意境呢?

感受著芳草的盎然生機,欣賞著湖泊的曼妙身姿,領悟著亭榭的古樸氣質,這樣一座普通的公園,不聞名,不驚世,卻牢牢地將我虜獲,成了我們揚中人共同的記憶,揚中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