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東林情愫

我和東林結緣,始於前年國慶假期陪老公值班。

東林位於宣漢縣城西南方,距縣城僅9.3公里,公路就像筆架山的腰帶系在山腰,順著州河下行,經過樟柏溪、破石溪、醉仙谷等景點,駕車20多分鐘就到了。

場口有個潭,嵌在石壁裡面,石壁上還有沖刷過的痕跡,當地人告訴我夏天瀑布嘩嘩衝進潭裡,濺起白色的水花,很壯觀呢!順著石壁還能望見鳥巢掛在高高的樹枝上。

我驚異於東林的美:雨過天晴,藍天白雲,翠綠的樹沐浴在金黃里,倒映在碧綠的河水裡,河面成了中軸線!沿河的吊腳樓也披著薄薄的、金黃的紗裙,倒映在水裡。這和九寨溝的鏡湖有幾分相似,難怪人說東林藏在深閨無人識呢!

空氣中飄蕩著陣陣酒香,誘惑著不會喝酒的我也去舔舔這五穀的精髓,居然有些陶醉了。據說東林有20來家酒廠,都是原始的作坊生產,我一定要創造機會去看看美酒是怎么釀出來的。古樸的石板街、斑駁的板房,仿佛述說著悠久的歷史,也撩起我兒時的記憶。

場鎮對面的曾山村位於插旗山麓,三面環水、易守難攻,是歷時650餘年的是鼓縣城遺址,也是宣漢縣內建立縣城歷史最長的地方之一。上世紀30年代,紅軍與國民黨軍在這裡進行過激烈的“曾家山阻擊戰”,因而留下珍貴的紅色遺蹟。

夕陽西下的時候,秋風把桂花香吹進了我們的心裡,沁人心脾。循著香味我們來到了院子裡,坐在兩棵桂花樹下喝茶,那淺黃色的花瓣悠悠地飄進杯子裡,純天然的桂花茶!享受著大自然的最高禮遇,我有點兒樂不思蜀了。

東林就是彌足珍貴的天然氧吧,要是能收集起來,送到霧霾籠罩著的北方和江南,會是怎樣的歡天喜地呢?

傳說中的世界末日逼近了,據說12月22日天黑後,要25日聖誕節太陽才升起,這漫漫長夜多可怕呀!我開始失眠,真的到了那一天,我還得和家人一起度過吧!老公不能離開工作崗位,接我去東林。夜幕降臨的時候,連續幾天失眠讓我無心開電視,只是傻傻的聽著蛐蛐的叫聲、蛙聲,偶爾仿佛從天外傳來幾聲狗叫。閉上眼,我和他們一樣,只是一個生命體,迷迷糊糊睡著了。鳥兒的啾啾聲喚醒了我,一縷陽光從窗戶斜斜的射進屋裡,我意識到了自己的愚昧!

我也感到慶幸。據資料顯示,一半左右的中國人有睡眠問題,除去工作壓力原因,環境問題也是重要原因,安穩踏實的睡眠呼喚純潔寧靜的環境!

去年四月,由於加寬宣東公路,要封路半年。驢友們約我由洋烈坐船去東林,aa制每人出50元,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周末,驢友們九點過就到了八廟河碼頭,洋烈大橋披著霞衣倒映在水中,朝霞灑在清澈的河裡,微風吹來,盪起陣陣漣漪,一艘小木船悠閒地蕩漾在霞光里。

驢友們爭先恐後地上船,去搶占有利位置,拍下最美的照片。

兩岸樹木蔥蘢,以水面為中軸線倒映著,波光粼粼,山上紅色的杜鵑花最多,白色的、黃色的不知名的野花點綴其間,像極了三峽。偶爾幾幢紅色、白色的房子,就是鑲嵌在其中的別墅。行至窄窄的鵝項頸,船頭的妹妹興奮地尖叫,有野鴨子!我趕緊過去,果然兩隻鴨子悠閒地覓食,對機動船盪起的波浪習以為常。歪著脖子看鵝頭的倒影,構成了三角形的山頭。穿過鵝項頸,豁然開朗,岸邊的石頭雜亂的倒映在水中,一點兒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岸邊的瀑布傳來潺潺的水聲,濺起的水花反射著陽光,就像一朵朵彩色的小花。

當地人說“東林是個窩,出門就爬坡”。驢友們三五成群上岸,到了石板街,我們的胖哥有點兒累了,直接坐在石階上休息,深情地撫摸著小貓,我抓拍了這個鏡頭,不知誰說像在疼愛“兒子”,逗樂了大家。

午餐在觀湖飯莊,河裡的魚,綠色的蔬菜,本土產的純天然糧食酒,好些驢友都喝高了。不知誰乘著酒興提議去醉仙谷,大多數人都附和著。

我也從未去過,雖然有些累,也跟著湊熱鬧。掩映在蒼松翠柏間的溪水清澈見底,我們乾脆沿溪而行,溪邊都是大小的石頭,並不好走,好些姐妹拎著高跟鞋,光腳踩水前進。這個抓了只螃蟹,那個捉住了蝌蚪。內向的川玲用野花草編了個花環套在頭上,坐在大石頭上,腳伸在水裡樂呵呵的。

這時下起了霏霏的毛雨,飄在臉上潤潤的,很舒服,懸崖上的杜鵑紅得更加精神、鮮艷欲滴,卻因旁邊的青苔,沒人敢去摘。

從每個驢友的笑臉上,就能看出愜意和滿足。在辦公室一周的緊張工作之後,如此親密地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釋放疲憊的身心,為更好地工作儲備精力。

於是,我常常夢裡都去東林,我的靈魂能在那裡經過洗禮,變得更加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