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美景作文

家鄉美景作文(1)

天江山在我的家鄉,我還不是很熟,但我去過一次。它給我的感覺就是美,凡是去過的遊客都連連稱讚它的藝術很美、山很美、人很美,為什麼呢?就讓你跟我一起去游天江山吧!去感受它的美!!!

我的家鄉景色優美,我去過的地方只不過幾處,其中天江山算美的了,讓人流連忘返。天江山可謂是附近山脈的標本了。

天江山位於天平山的後面,沿著天平山洞的洞口往裡走,穿過天平洞,往上走。山路陡峭,彎彎曲曲,象一條龍盤在天平山上,天平山的頂峰有一座天雲寺。站在天雲寺往下看,一片綠色,空氣很清晰,站在寺上吮吸著新鮮空氣,一陣微風佛過,撫摸著天雲寺,心裡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天雲寺往下走不遠就到了天江山。天江山上的遊客人來人往,樹木眾多。小鳥聲一陣陣地傳來,悅耳動聽、清脆。山上的樹葉一叢深一叢淺,綠葉襯托著一片黃葉,黃葉裡面有一小片的紅葉,高低不同,天江山的中心有一個天江湖,湖裡的水是那么的清,那么的藍,可以看見湖底的沙石。在天空的倒影下,一片藍色。周圍有一片竹林,小孩子常常在裡面嬉戲、玩耍。竹林里有一條小溪,孩子們在小溪里捉魚,大人們在小溪旁邊洗菜。山頂下著濛濛細雨,似乎給天江山增添了韻味,天江山上的雨不算大,淋洗著每一棵樹木,小鳥都躲了起來。雨後,空氣更加清晰了,漫山遍野都開著小花。走雜天江山的小路上,哼著歌曲,似乎到了一個世外桃源。天江山處處都有花開,五顏六色的花朵,美極了。小鳥在樹上唱著一首又一首清脆、悅耳動聽的歌曲。樹木挺拔,小路象一條龍盤在天江山的中間,遊客眾多,裝飾華麗,人來人往。樹木一年四季都開著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從上往下看,一片星星點點,上面停著小鳥,唱著動聽的歌曲,是天江山的點綴。在“龍”的小路上,遊客的衣服,花花綠綠,各種各樣,美極了。當地人把天江山稱為龍香山。龍指的是路,這條路象一條龍一樣蜿蜒在山澗中,香顧名思義指的是鳥語花香、人香。人香是因為天江山上的人民淳樸、大方。

來到天江山猶如來到了陶淵明里的世外桃源。天江山的美不僅僅是藝術美、人美、景色美還有大自然給予的“自然美”。

天江山啊,你真美!

家鄉美景作文(2)

普救觀音塑新顏,

陀佛展笑向塵寰,

洞外景物萬千態,

天上風光在人間。

新開發的觀音洞景區,由於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圓融,因此,在景觀上不僅給人以多元化的美的整體感,也升華了審美的趣味和審美的價值。那一次遊覽次景區,畢生都不能忘懷其美麗的英姿,必定銘記一生。

“觀音洞”位於我的故鄉遼寧省錦州市西北八公里處,始建與遼,盛於明清,幾經損毀、重建而至今。此山曾名為“愛育黎拔力山”、“普陀山”,至1983年景觀起了根本變化而定為“觀音洞山”。

景區新建古式牌坊山門,遠望金碧輝煌十分氣派。門上掛有主建觀音洞山原錦州副市長楊菲所書“觀音洞山”金匾一塊。山門東側有70米長雪白雲牆,青磚小瓦封頂,恰似青龍蜿蜒盤踞於白牆之上。山門兩側,在曲廊票亭古雅樸素的女兒牆上,刻有“山色如畫”四字,形象的概括了觀音洞山的景色特點。

跨入山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鏡湖迎賓”景區,那800多平方米的鏡湖,像羞澀的少女一樣隱藏在潔白的雲牆後面。湖東岸岩石上,建有琉璃瓦雙聯亭,山泉從涼亭腳下噴瀉而出,垂簾直下,流入湖中,景名為“雲岩飛瀑”。對面山坡上建有三角亭,內有石碑一座,刻有當代開發觀音洞山記事。

沿山路漫遊,至“梨花伴月”景區。“梨花伴月”亭建築在梨花開滿山坡的蟠龍山與雞冠山之間,每當夜空,明月高懸,月光花影,置身亭中,可聽腳下流水潺潺,可賞月光山頂龍蟠,給人以無限審美的享受。

該山頂峰,有岩石裸露,彩色新顏,北端有巨石,酷似龍首,連綿于山峰之脊,有頭有脊搖頭擺尾,猶如巨龍騰空。蟠龍山因此得名。

蟠龍山龍首下端,有一片巨石,每逢上午十一時,陽光側照,可見天公塑造,妙趣橫生的“五老石”衣冠楚楚,眉須逼真,猶如五位古代老人,故名“五老石”。

游到這裡,我們的身體漸漸不聽使喚,倦意頓生,已毫無遊覽之心,遂下山而去,決定明日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