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知後覺

有一種情感,它就像裝在玻璃瓶內,滿滿的,透明的使你以為瓶子裡什麼都沒有。可是,當你捧起它,卻會發現它的重量是任何空瓶都無法承載的,因為這是裝盛的不僅僅是清水,更是——親情。

燭光

時間似乎可以在眨眼間從人們身旁溜過去。16歲生日時,我不經意地看了一眼燭光旁的爸媽——他們一臉幸福地微笑著,我第一次清晰地發現這兩張在我視線里十幾年的面孔已經稍稍有了變化,多出許多皺紋來。我才覺出他們已經不再年輕了,似乎就是那頃刻間,變得蒼老了。是因為眼睛裡噙著淚吧,所以我可能看錯了。

爸常說:女兒,你長大了,我們也老了。孩子的成長給父母帶去衰老,這個邏輯是成立的。我想回頭看看這許多許多的日子,看到酷暑的夜晚爸媽接送我念新概念的身影,也看到雨天和媽媽合撐傘時媽濕掉的半個手臂,也看到爸注意到我皺鼻時掐掉的煙……看自己如何假於歲月消磨了爸媽的精力。雙眼卻更加模糊,只有點點火光跳躍著。

溫水

我習慣性地端起手邊的杯子。不是因為口渴,只是一種習慣。這個習慣也有好多年了。我坐在書桌前,手邊總會放著一杯溫水。

然而我很少自己倒水,看書或學習時常常會有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身旁重複那個倒水的動作,繼而默默地離去。心裡知道就行了,添滿杯子的是爸媽的雙手,這杯子裡傾注的是愛、是希望、是關懷、是包容與體貼。讓水溫不高不低的是種很平凡而偉大的東西。

爸的發?媽的手

儘管我常耍賴不承認,爸的頭髮的確斑白了不少。從前照片裡的英俊老爸現在變成了那些故事裡的“兩鬢斑白”。我媽概括這是不正常的代謝現象,換言之是被我氣的。從前總是和爸理論。從客觀上講聽大人的話是沒有壞處的,可天生倔強脾氣,沒辦法。我偷偷觀察過,我這個又臭又硬的脾氣完完全全來自我爸的遺傳。在嘔氣的時候,爸肯定沒少添幾根白頭髮。現在我再看看爸的頭髮,心裡很不是滋味。也許等爸成了老頭,我的脾氣就改好了。到時候就算爸每天跟我無理取鬧,我一句嘴都不再頂了,真的!

我現在要還是七八歲的小朋友的話我一定在作文里寫,我要發明一種藥,讓媽媽的手變得跟我一樣光滑。等放假以後,在我準備跳起來瘋玩之前,我想,我該先去替媽洗洗衣服。我可能真的到了現在才真正開始長大。在我仔仔細細把爸媽的溫暖收容到這篇文章里,才發現自己得到的那么多那么多。也是在現在,我第一次理解了爸媽對於我的那種難以言表的關心和掛念。儘管明白了爸媽有多么的不容易,也很心疼他們為我操心勞累,可有時依然不甚懂事,惹爸媽生氣,不經意傷他們的心,而爸媽還是會原諒我所有的過錯,一如既往地心疼我。

我還是個小鬼頭的時候,只會本能地依賴爸媽,現在終於明白這世上最聖潔最崇高的並非愛情,而是父母對子女的這種無私的愛與包容,他們是我最重要的人。

10、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耳朵里響起mp3的優美鏇律,背起書包,哼著小調,獨自一人漫步在回家的路上。

夕陽,林蔭小道,車水馬龍、熱鬧繁複的大上海都市難得一見的鄉村景觀。想想緊張了一個星期的學習,終於可以回到久違的家,幾許興奮、幾許回憶湧上心頭。

父親的老爺車

在童年的記憶中,我總盼望著雨天,因為下雨天父親會特地接我回家。父親總會騎著他的“老爺車”,穿著那件藍色舊雨衣,在校門口等我。我總會跳上車,縮在那肥大的雨衣里,摟著父親的腰,貼在父親的背上,歡快地回家。回到家中父親總是滿臉的雨水,身上乾一塊濕一塊,但父親總會先用乾毛巾幫我擦擦……

雨衣雖然很小,只能勉強容下我們父女倆,但我在父親的背上覺得好溫暖,沒有風沒有雨,只有父親對我的愛;雨衣雖然很舊,但卻很像父親,雖顯蒼老,卻總是為我遮風擋雨。

雨衣套著我,父親載著我,父愛在雨中長升華……

外婆的荔枝

上國中時候,由於拆遷問題,外婆住到了我家。由於一時的新鮮,對外婆的到來,我開始格外地積極與熱情。但時間一長,老人的許多習慣讓我十分反感,對外婆漸漸冷淡起來,往日外婆的關心也漸覺成為了嘮叨。

由於外婆生病住進了醫院,叔叔特地從外地帶來外婆日思夜想的荔枝。當時,荔枝已十分稀少,價格也相當昂貴,外婆分了大半給我,自己卻只留了很少的一部分。我迫不及待地吞下外婆給我的荔枝,只覺得天下美味享受不過如此。兩天后,當我再次去看望外婆時,她留給自己的荔枝卻一個也沒有少,非要我吃不可。

荔枝的味道已趕不上兩天前的鮮嫩味美了,口感已打了折扣,可對外婆的愛的認識卻深刻了:外婆的愛總是最珍貴的,外婆付出的愛總是愛的全部。

過了二天的荔枝的口感變差,隔的時間越長,親人之間的愛卻越醇越濃越烈……

母親的背影

一年前的那個早晨,讓我久久難以忘懷。那是我升入高中軍訓的日子。母親一早幫我收拾好東西,送我去車站。清晨的朝陽漾著母親那滿懷希望的微笑,那微笑似乎在鼓勵我,又像在鞭策我。

汽車開動了,我努力使自己不掉眼淚,好久好久,我還是忍不住轉身回望,只看見遠處母親那孤零而又孱弱的背影。

從沒留心母親的背影,一直印象中,她是那么的美麗,她是那么的年輕,可不經意間,母親的背影變得孱弱,在我幸福的成長中,有多少無聲的愛的雨露的滋潤,有多少無言的愛的陽光的普照,有多少和煦的愛的春風的撫慰,我不曾知曉,甚至不曾察覺。

時光流逝,母愛依舊……

“笑意寫在臉上,哼一曲鄉居小唱,任思緒在晚風中飛揚……”優美的鏇律還在耳邊響起,不知不覺已到家門……

11、母愛植根於平凡

風,輕輕地吹,觸動著心靈中沉睡的思念的弦;恬靜柔美的月光,籠罩著仁慈博厚的大地。穿越時間的薄紗,在蕭瑟的秋風中,迴蕩著媽媽的如蜜般的微笑,無可奈何的愛的嘮叨。

昔日如灰煙塵飄浮,似心靈如飛的跳躍。如果往事是滿天聖潔的白雲,那么潔白的雲霞中絢爛異目的彩虹,便是媽媽的嘮叨。

聽!山泉汩汩地唱著歡歌向西而去,匯聚成浩瀚的大海——那便是嘮叨的蘊涵的愛。是媽媽的嘮叨,伴我快樂的成長;是媽媽的嚴聲厲色,跟我渡過那座以錯誤搭成的小橋。。。。。。

打開記憶的閘門,往事如煙如霧,如沙如塵,童年的那片湛藍如洗的高空,迴蕩著媽媽的嘮叨時留下的燦爛的雲彩。踏著歡快的腳步從青草叢中一路走來,我卻沒有發現腳下綿綿的細草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愛,摻雜著母親對子女的殷切希望與無微不至的關懷。綿綿細雨中,母親說:“出門別忘了帶雨傘,身體可是革命的本錢啊!”寂靜的黑夜中,母親說:“要蓋好被子,小心受涼。”凜冽的寒風中,母親說:“多穿些衣服,小心感冒”。

媽媽的嘮叨,像春雨,像山泉,使我歡樂,讓我厭倦,讓我憤然;如一首深奧難解的詩,似一杯醇香而濃烈的咖啡,可口而耐人尋味。伴隨著成長的音符,媽媽嘮叨,像一條小河,在兒時的記憶中流淌。幼時的我,又何曾知曉:自以為煩瑣之至的嘮叨,便是母親儲存關愛的密碼。

時間的帆船,載著我劃向成熟的港灣。打上沉重的背包,滿載著父母的期盼與囑咐,我開始了新學期的住宿生活。不知是風吹走了還是雨淹沒了嘮叨,也不知是距離還是思念讓我憶起了擁有媽媽的嘮叨時的美好。對夜沉思,募然回首才頓悟:失去媽媽的嘮叨,日子才難過。思念在寂寞中燃燒,自責讓我想哭,懊悔讓我默言無笑。這時我多想回到童年,聽媽媽的嘮叨,這樣有多好!

望窗外無月,又是一個悲壯的秋季,空中飛舞著片片黃葉,不知他們是悲傷還是歡笑的代表。

曾經厭惡過,憚懼過、躲避過媽媽的嘮叨;曾經反對過、指責過、憎恨過媽媽的羅嗦。經過風的摧殘,雨的洗禮後,一切都只能在回憶中相聚。如今才知道,生活中的美,經時間的折射,再細細的咀嚼後,才能品嘗出香甜的味道。

多想登上世界之巔,尋找遺失的昨天,可惜,山之險,路之遙,無法實現。只有在這月明風清之夜,傾聽大自然的心聲,感觸大地的心跳。用心去聆聽媽媽的嘮叨,感受偉大的母愛。原來,母愛起源於平凡。嘮叨是我們生活的必然,成長的需要。

我憚懼著,深愛著媽媽如痴如愛的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