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之魂——梅蘭芳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千年文化的古國,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下許多為人所用的真諦,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愛國偉人。他們是歷史天空中閃亮的星星,值得我們去敬佩,值得我們去學習。正是有了他們,才為當今社會的“中國夢”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藝術這倆字是少不了的。藝術源於生活,但藝術又高於生活。中國的藝術有這悠久的歷史,我相信,大多數的外國人都應該知道中國的京劇。中國的京劇是中國藝術中最重要的一員,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它對中國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對中國人來說,只要一提起京劇,人們都會想起——梅蘭芳。

是的,梅蘭芳勤學苦練,他是一位卓越的表演者。

梅蘭芳,1894年出生於北京,當時,正是中國任人宰割的時候,腐敗的大清帝國,人們的生活苦不堪言。梅蘭芳是個幸運者,他出生於梨園世家,他的父親,祖父,伯父都是當時有名的藝人。但是,好日子沒有持續多久。192024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給梅家帶來了沉痛的災難。

梅蘭芳7歲時,就開始了他的學藝生涯。梅蘭芳自身條件不好,她身材矮小,雙臂無力,眼睛近視,呆滯。所以,給他學藝的生涯帶來了沉痛的災難。他小時學《三娘教子》開頭的四句竟學了好幾個小時還沒學會,他的老師對他十分失望,並生氣的對他說:“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梅蘭芳並沒有因為老師的話而生氣,他動搖初衷,反而更加以勤補拙。他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最後,他的老師後悔說:“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從此之後,梅蘭芳更加勤奮練習,無論是學習還是日常起居,都嚴格要求自己,別人練10遍,他偏要練20遍甚至30遍。他在學藝這方面,天資不如別人,但他沒有灰心,他只是加倍練習,堅持不懈。

當然,有付出就會有回報。192024年,經過長期的磨練,經過長期的堅持,他終於得到了人們的肯定。那年初夏,他在廣德樓里的表演綻放出奪目的光華。從此,他的名聲揚名國際,1930年,他在美國的首場演出,受到了海外人民的喜愛。

他不光是一位優秀的藝人,他更是一位愛國鬥士。

1931年,當風華正茂的梅蘭芳正在舞台上摩拳擦掌時,舉世震驚的九一八事變發生了。九一八事變的發生,對梅蘭芳有極大的顫動。因為日本的侵略,梅蘭芳逃到了上海。他在上海創作了《抗金兵》,並在台上演出。塑造了一個威風凜凜,英勇抗戰的女英雄形象。正是梅蘭芳這部戲,給了抗日英雄極大的鼓舞,隨後,他又創作了《生死根》,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其實,在1926年8月,梅蘭芳赴日本表演,深受日本人的欽佩與喜愛。1937年13日,淞滬戰爭爆發,在此之前,梅蘭芳已幾次赴日本演出。而現在,中日戰爭已經爆發,日本又再次發出邀請,無疑是對他的極大考驗。他認為,在日本人淪陷地繼續演無疑是與日本侵略者合作,如果停止演出,他又如何去對付日本人的威脅利誘。面對日本人的邀請,他只是謝絕,他必須要做出選擇。他想,日本人對他是有好的,但他們的軍閥政府對我們太了可惡了。我沒什麼理由只顧自己,不顧國家!於是,梅蘭芳與夫人隱居到了香港。

抗日戰爭結束時,他又重新登上了舞台。雖然年事已高,但他依舊興致勃勃,精神抖擻,他再度成為人民心中的偶像。

梅蘭芳,她演繹了京劇的靈魂,是民族大師,國粹的塑造者,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舞台上高超技藝的表演者,他又是一位愛國鬥士,他永遠值得我們欽佩。

他為中國的藝術增添了色彩,他讓千千萬萬的人了解中國的藝術文化,他把中國的藝術推向了世界,他創造了歷史上的輝煌,他為中國夢奠定了基礎,他是中華的魂,他是中華藝術之魂!

我們應當想梅蘭芳學習,學習他的堅持,學習他奮發向上,學習他的愛國精神。我們應當奮發向上,常德向善,努力學習,積極上進,想梅蘭芳一樣,嚴格要求自己,為國家,民族做出貢獻,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