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香濃濃,往事悠悠

清晨,騎車走在上班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金黃的麥浪,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麥香。此時此刻,有一種感覺在我的腦際飄飄渺渺,欲罷不能。我不禁放慢了速度,回憶起了那濃溢著麥香的童年往事。

現在的小麥收割,早沒有了十幾年前的繁瑣和勞累,更多的現代化的設備著實讓鄉村父老們輕閒了許多。可是,在我看來,那樣的年代,儘管勞累,現在想來卻也充滿了濃濃的溫馨。就像品一杯生活的咖啡,儘管剛剛入口時可能會有一點點的苦澀,可細細品來,你會覺得回味中也有著絲絲的甜蜜……

那時的我們還是學生,還有麥假,儘管我們在那時都不曾會割小麥。

那時的小麥收割完了後,要放到“麥場”里。麥場,其實就是在一塊很平常的地里,刨鬆了土,然後再灑上水,放上麥草,用石碾子一遍一遍的滾壓,直到像現在的柏油路一樣平整光滑。那時候的日子,真的很清苦,每家每戶都是在麥場過日子的,帶著飯菜水,看著自家一年來的糧食。但是,對於小孩子,卻有著別樣的快樂。那時,幾乎每家的麥場都會有一個窩棚,有的是就地打得那種,有的是架的離地那種,那時的我,非常喜歡在姥娘家的窩棚,因為他們架的是離地的那種,乾淨,很少有螞蟻,更重要的是我們都稱那種為“樓房”。那時一個大隊或者村子的麥場大部分都離的很近,這可把我們這些小傢伙們樂壞了,不等著吃完飯,就滿地的麥場跑,玩捉迷藏,玩打槍的,玩表演節目的等等,廣袤的夜空下,蕩漾的是我們無盡的歡樂……

每天下午,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就是把曬了一天的小麥垛成垛的時候,現在的小孩肯定沒有體會過那種快樂。當滿滿的一麥場的麥子一下下推在一起,然後再一鍤一鍤垛起來,垛的圓圓的,高高的,就像蒙古包。這個時候就用到我們小孩子了,大人們總是把小孩子放到最上面,讓他使勁的跺,把麥草跺結實了,那樣草垛才會牢固,當你看到草垛一直高一直高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好有成就感,抬頭望望天,覺得離得它好近好近,俯視下面,真的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簡單的快樂。

當然,那時候也有很不願幹的事,那就是在麥秸里撿麥子,那么多的麥秸,都要一點點看了撿了,總覺得好漫長的工作。那么大的一個麥秸垛只撿那么點點的麥子,當時的感覺好不屑,現在看來“粒粒皆辛苦”就是這樣的充分體現與珍視的。

濃濃麥香撲鼻來,悠悠往事涌心懷。回憶中,讓我更知道對生活的感恩;回憶中,讓我更了解父母的艱辛;回憶中,教會了我很多很多……